返回栏目
首页历史文化 • 正文

大清孝庄皇后与多尔衮的史料记载(清朝太后下嫁为保顺治皇位)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娱乐最前沿

大清孝庄皇后与多尔衮的史料记实(清朝太后下嫁为保顺治皇位)(1)

孝庄太后剧照

《康熙王朝》中有一段这样的情节:董鄂妃病逝后,顺治帝福临心如死灰不想再做天子,同心用心一意出产业僧人,作为额娘的孝庄太其后劝,跟着福临倾吐心田的悲凉,孝庄委身权臣多尔衮的过往被他抱恨哭喊出来。这时,孝庄太后说了句:“可他事实是你的皇父啊。”

皇太极偏幸海兰珠,这是汗青都认可的痴情。封海兰珠为宸妃,海兰珠的孩子更是一度被痛爱,乃至皇太极曾放言“立为担任人”。若不是这孩子幼时短命,预计能分走福临更多的疼爱。

对比于海兰珠,孝庄太后彼时还叫“庄妃”,她和她的儿子福临就没那么受偏幸了。尤其是皇太极驾崩,年幼的顺治帝6岁登位,孤儿寡母,危急四伏,稍有不慎就会丢掉人命。据《康熙王朝》顺治帝母子的对话:“昔时为了保住你的皇位,我不得不以太后之尊下嫁多尔衮。”这样的桥段,多出于野史,看来仿佛合情公道,但又让人感受难以接管。

大清孝庄皇后与多尔衮的史料记实(清朝太后下嫁为保顺治皇位)(2)

那么关于“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这段汗青,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起首,刨去浩瀚野史的添油加醋,先来看看可信度高一些的史料记实。张煌言《建夷宫词》中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

“上寿觞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

春官昨进新仪注,太礼恭逢太后婚。”

上奉拜寿的酒是合卺酒,太后所栖身的慈宁宫欢欣热闹,原本竟然是太后大婚。作者张煌言是什么人呢?他本来是明朝的兵部尚书,明朝被清灭后,张煌言宁死不降。怀揣着一腔爱明之心,对清朝视如仇敌的他,预计是亲目睹证了之后,在一怒之下写了这首诗,是嘲讽也好,是写实也罢,总归是将“太后下嫁”这回事记录了下来。

大清孝庄皇后与多尔衮的史料记实(清朝太后下嫁为保顺治皇位)(3)

虽然,因为张煌言态度与孝庄敌对,也不能独信他一家之言。“太后下嫁”这回事,从其他处所也能窥得一些证据。譬如,多尔衮在顺治五年被称为“皇父摄政王”,除了摄政王的身份,“皇父”也是被坐实了的。包罗蒋良骐《东华录》中记实的,顺治帝其后摆列多尔衮的罪状,个中一条就是“自称皇父摄政王”。为啥作为叔父的多尔衮,要自称皇父呢?倘若孝庄太后真的嫁给了他,那么就合情公道了。

其次,“太后下嫁”权臣多尔衮这个桥段,听起来像野史,若要细心推敲,又有几分真实性。皇太极驾崩后,幼子尚小,而皇太极的兄弟和其他孩子又对皇位虎视眈眈,个中尤以睿亲王多尔衮和肃亲王豪格为代表。据史料记实:“诸王兄弟,相争为乱,窥探神器。”

大清孝庄皇后与多尔衮的史料记实(清朝太后下嫁为保顺治皇位)(4)

身为亲王的多尔衮,17岁就亲身出征,一起征讨蒙古各部、俘虏朝鲜,军功无数。同样具有赫赫军功的皇太极宗子豪格,也具备八两半斤的竞争力。无论军功照旧率领力,他们两个都很强,按理说下一位皇位担任人应该在他俩之中选一个才对,为何最后酿成6岁的福临登位呢?

除了满洲八旗的内部竞争之外,想必孝庄也在此下了不少工夫。孝庄是个很不简朴的人物。个中一点,就在于她对多尔衮的“把控”。颠末多番全力,多尔衮即即是想要本身当天子,其后照旧没有得逞,而是尽力副手福临登位,本身做摄政王。

后裔的艺术作品中,经常将为多尔衮和孝庄太后插手浪漫的恋爱故事,似乎二人是被皇宫所困的一对薄命鸳鸯,面临运气却又不屈服和勇于抗争。在真实的汗青上,他俩之间未必有几多情愫,更多的是配合好处的告竣——皇太极有子嗣,按理说豪格才是担任的最尤物选,多尔衮缺一个光明正大的身份;而孝庄想让儿子福临做天子,她可以给多尔衮一个“光明正大的身份”,而作为互换,多尔衮必需副手福临登位。若是汗青真如笔者展望的这般,那孝庄太后的“委身下嫁”,又何尝不是一种策略?

大清孝庄皇后与多尔衮的史料记实(清朝太后下嫁为保顺治皇位)(5)

这样来看,“刚柔并济”是孝庄的心计,固然不曾淹灭一兵一卒,却能打败这位拥有无数军功的将军。

再者,对付汉人来说,丈夫身后再嫁小叔子,是乱伦违反道德的事,实在让人难以接管,但对付满族来说,他们素有兄终弟及、叔娶寡嫂的习俗,因此也算是正常。

然而,多尔衮想当天子的心一天不灭,福临的皇位就一天坐不稳,孝庄为了固定福临的皇位,对多尔衮软硬兼施,结纳加节制。多尔衮位高权重,仗着本身的气力和身份,经常不把成为顺治帝的福临放在眼里,孝庄母子二人也只好哑忍。等多尔衮身后,对其举办挖坟鞭尸,宣泄恨意,而孝庄也不曾阻拦,云云也就说得通了。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