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皇城
赵构到杭州后第二天就下了罪己诏,并采纳了几项法子:倡导节俭,镌汰宫廷开支;招呼军民推选有盘算的人才,可直接授以官职;出米十万斛跌价粜给东北流寓之人;罢去黄潜善、汪伯彦的官职。这些法子固然只是为了掩盖造成扬州屠城惨案的罪责,但在其时也还起到了必然的起劲浸染。
赵构在杭州住了不到一个月,于建炎三年三月初五,又溘然发作了南宋汗青上著名的“苗刘之变”,这场事故前后一个月就平息了。赵构复位,处理赏罚了事故引起的遗留题目之后,便下诏移跸建康。
建康是应天府即位以来大都臣僚以为较量抱负的帝都之地。但过不多久,金术又放荡南侵,同年九月十八日,赵构从头返回杭州,并升杭州为“临安府”。
然而金兵追赶甚急,他只得下海避祸,从越州(今浙江绍兴市)到明州(今浙江宁波市),“术闻帝在明州,遣阿里蒲卢浑帅精兵渡江来追”。
建炎三年十二月,浙东制置使张俊在明州守卫战中打了个胜仗,杀敌千余人,这是几年来第一次打败金兵,“中兴军功,自明州一捷始,敌自中国以来,未有一人敢婴其锋,至此而军势稍张矣!”
南宋楼船
可是过不多久,张俊从水路退出,明州仍为金兵所陷。赵构下楼船帆海,先至定海,然后到昌国,再到台州与温州。金兵以舟师袭御舟,追300余里。
可是,金兵一方面因畏惧孤军深入,被韩世忠、岳飞等抗金将领截断后路,另一方面海优势大浪急,金兵不擅海战,只得引兵退还。
建炎四年(1130)四月,赵构一行从温州移还越州,升越州为“绍兴府”,取“绍(担任)祚(皇位)中兴”之意,第二年改元为绍兴元年。
赵构在绍兴住了一年零九个月,于绍兴二年正月返回杭州,尔后屡次去建康批示抗金战事。绍兴五年(1135)二月,高宗从建康回到杭州后,开始建太庙,“遣太常少卿张铢迎神主奉安,帝行款谒礼”。
到了绍兴七年二月,赵构又去建康,住了一年,于绍兴八年(1138)三月移跸临安,下诏以临安为“行在所”,正式定为行都。
钱塘胜境
宋高宗赵构定都杭州这件事,按照其时华夏残缺,政权未稳,盗贼蜂起,而气势嚣张的金兵和伪齐刘豫的部队又不时放荡向南进犯的环境,可以说是一种权宜之计。
建炎三年二月丁巳(初八日),赵构从扬州逃到镇江,又从镇江到无锡县,固然暂且移跸杭州这件事在镇江已经定下,但赵构内心还认为不扎实,安心不下。
于是,在无锡再次召集英殿修撰、提举杭州洞霄宫卫肤敏入对,因卫肤敏在扬州时曾屡次上言,以为扬州非驻跸之地,请赵构早到建康建都。
这次入对,卫肤敏对赵构说,面前金兵追赶甚急,为今之计,只得“暂图少安于钱塘,徐诣建康”,赵构采用了他的意见,才最后抉择移跸杭州。
其拭魅赵构内心也很清晰,“余杭地狭人稠,戋戋一隅,终非可都之地。”他在杭州住了半个月后,于建炎三年三月月朔便下诏:“金兵已退,当进幸江宁府(今南京市),司理华夏。”
然则到初五就产生了苗刘叛乱,诏令没有实施。在“建炎复辟”后,他顿时由杭州移跸建康,这一次是下了刻意的,把太后、六官都带去了。同年闰八月月朔,赵构关于定都这件事,再次征求臣僚们的意见。
韩世忠抗金
到了中旬,战役形势急转直下,金兀术亲身带领雄师直扑江南,赵构再次召集诸将,问以驻跸之地。御前右军都统制张俊和御营都统制辛企宗劝他退避到长沙去,赵构听了很不满足,气得晚饭都没有吃。
这一逃跑主张,也遭到了韩世忠、吕颐浩等大臣们的阻挡,赵构才抉择先回到杭州再说,这样才第二次重返杭州。
建炎四年正月,赵构帆海至温州,降动手诏,关于此后去向征求大臣们的意见。同年四月回到绍兴,停顿了一年多,赵构没有急于返回杭州,一方面当然是形势不稳,而首要是此后去处和定都题目没有最后定下来的缘故。
现实上,按照其时军事、政治和经济形势,以及客观地理情形,杭州具备的有利前提是:
一是在地理位置上,“钱塘有重江之险”,浙西水路四通八达,进可攻,退可守,金兵虽众,不易深入。
二是唐代以来,杭州经济文化敏捷成长,唐代宗永泰初(765年),杭州已是“骈樯二十里,开肆三万室”。五代时,经吴越国王钱镠等几代策划,钱塘“被兵起码,而二百年间,人物日以蕃盛,遂甲于全国”。
北宋时,杭州已是万物富庶的“东南第一州”了,其时生齿已近20万户,高出了建康(12万户)、平江(15万户),是江南生齿最多的一州。
经济也异常富庶,丝绸、造船、刻书、酿造和手工艺品都异常发家,驰名世界,每年商税收入高达17万3千贯,居世界第一位。
南宋边境
三是交通发家,隋朝京杭大运河凿通之后,使杭州与南北各多半会——扬州、开封、洛阳等接洽在一路,钱塘江、大运河“舟楫辐辏,望不见首尾”,杭州成了连结华夏地域的江海派别。
唐宋以来,数以万计的琉球(今属日本)、阿拉伯等外国友人从杭州进入我国,其时的杭州已成长成仅次于广州的四大海港之一。
四是西湖“山川之隽誉全国”,杭州在其时已是“胜甲寰中”的风光旅游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