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明星动态 • 正文

热钱不在成本上涨 "影视寒冬"下制作公司如何生存(2)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

  孙昊:成本并不是简单的下降,而是整个行业在做调整,让成本结构更合理化,现在更看重结构比例。之前我们把体量、投资作为衡量作品很重要的方面,我觉得未来不会以单纯的经济规模作为衡量的指标,可能更多看重内容、精品化的程度,对于市场和社会需求的贴合度。评判的标准会发生变化,更多是回归内容。

热钱不在成本上涨

  新浪娱乐:未来大投资、大阵容、大体量项目会变少吗?

  侯鸿亮:我觉得这个让市场来调节,也会对一些质量不好的戏提出来注水问题啊,好像观众不买单。那么近期好像有很多短剧,10集、12集的这种短剧。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大家总是在试错,在寻找一条适合于中国影视走的一条道路,不管是制作方还是平台。因为你拿国外的很多经验来到中国,是不合适的,所以我们不断地试错,不断地寻找适合于我们自己的方向。

  新浪娱乐:你们在剧集内容和类型上有怎样的计划?

  钟君艳:现在是一个细分的时代。做国民剧是最难的,做细分还是比较简单的,我们原来做的是细分市场,从2017年开始慢慢往国民剧去学习,未来不排除会有国民剧,当然我们不放弃在细分领域的优势,主要也是响应国家号召,做一些尝试。

  我们还有一部已经杀青的12集的电视剧,用电影班底打造,单集纯制作成本就要1000多万,希望可以兼顾国内市场,同时用美剧的叙事概念,打开国际市场。

  还会尝试软科幻类型,科幻一定是未来,是新一代观众的需要,硬科幻很难突围,从技术水准到单集投入来说都支撑不了对硬科幻的推进,所以选择了软科幻。

热钱不在成本上涨

  未来我们还是按照现在的方向,尝试做一个类平台化的、服务于影视业的、比较全面的公司。我们的IP可能会开放给其他公司一起做,去匹配一些专业上的顶级人才,也可以说是分散风险,我们也接受别人委托我们开发IP。

  孙昊:主打几个方面,一是社会话题性的现实题材,第二是军旅和动作相结合的尝试,第三是软科幻类的创新项目。大的方向肯定是文艺作品的人民性,具体一点,就是符合大多数人的情感共鸣。比如我们的《人民的财产》,讲述国企改革的故事,是纪念建国70周年的重点项目,刚刚获得了广电总局电视剧专项资金扶持的剧本扶持。还有吴秀波主演的《无名侦探》,通过主人公的人生,反应社会的切面。还有很多现实题材的作品也在陆陆续续准备。

热钱不在成本上涨

  Q3 如何走出影视寒冬?

  新浪娱乐:想要走出影视寒冬,有什么具体的方式?

  侯鸿亮:其实就是给大家一个信心。一方面我们的作品可能让我们的观众也越来越少了,然后从业者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去做才能够博得观众的喜欢。其实我觉得可能需要大家慢下来,需要多一点思考,然后把内容生产得更好。

  同时,也是希望通过这次的整顿,能够给更多有利行业发展的政策。原来这个行业太小,现在有税务来关注了,究竟这个行业未来怎么去走,通过这个事情估计会有一套的规章制度或者法规政策出来。之前都是一个粗放式的发展,出现问题以后可能相关的法规政策就跟上了,所以我觉得大家拿一个正常的心态来看这个问题。

  (杨晋亚/文)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明星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