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网络
随着春节成为世界性节日,央视春晚作为春节的重磅活动,势必要拿出更多面向全世界的人和节目。自2012年哈文担任总导演以来,央视春晚主打“创新”二字,力求让国人喜欢的同时,走出国门,得到全世界的认可。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争议也随之而来,如是否需要与世界接轨、是否需要迎合外国观众等。本文将为您解答这些问题,并探讨如何在创新中守住底线。
首先,与世界接轨是必然的。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文化交流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央视春晚作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舞台,需要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吸引全球观众的关注。因此,在节目中加入一些具有国际元素的表演,如舞蹈、音乐等,是十分必要的。
然而,在创新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守住底线,即拿出中国老百姓喜欢的节目。尤其是在语言类节目中,专业的喜剧演员和相声艺人至关重要。以往的春晚,如赵本山、黄宏、冯巩等,都是凭借多年的功底和精湛的演技,为观众带来了无数的欢笑。而如今,春晚的语言类节目却出现了歌手、演员等非专业人士,导致节目质量下滑,观众对此表示不满。
如何在世界接轨的过程中守住底线呢?首先,春晚导演需要更加重视语言类节目,严格把关表演者的专业素质。其次,邀请一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华人喜剧演员和相声艺人,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最后,不断创新,将国际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打造出既符合国人喜好,又能吸引外国观众的作品。
总之,央视春晚走出国门是必然的,但在创新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守住底线,拿出中国老百姓喜欢的节目。与世界接轨并不意味着迎合外国观众,而是要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让全球观众感受到中国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