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明星动态 • 正文

曹轩宾身高可惜了(从别君叹到遥念词曹轩宾唱国风更唱家国)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网络

之前,曹轩宾在央视第二季《经典咏流传》里,演唱了一首新歌《遥念词》。这首歌曲也和他在第一季节目里的《别君叹》一起,形成了同一音乐体系下的前后呼应、递进,以及风格更成熟的呈现。

与此同时,正是这两首作品的推出,让曹轩宾对于大部分歌迷来讲,有了一种全新且独特的音乐人设。只不过,曹轩宾的音乐人设,靠的可不是包装,而是在国风领域真正的深耕,与探索。

去年的《别君叹》,是曹轩宾在唐代诗人王维经典作品《送元二使安西》基础上的全新创作,其中用陕西方言来演绎这首歌曲,不仅说明曹轩宾在解读作品时,对于原作创作背景的一种考古和求真精神,甚至也引发了如何原汁原味呈现国风作品的大讨论。

这次在第二季《经典咏流传》的舞台,曹轩宾则又在于谦七律名作《立春日感怀》的基础上,创作并演唱了全新的作品《遥念词》。

于谦是明代名臣,也是中国历史上和岳飞齐名的民族英雄,但于谦更多时候,是以自己的忠义和民族气节留名,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于谦同样还是一个诗人,在五言、七律上都留下了许多精彩的诗句。

而曹轩宾在《经典咏流传》舞台演绎《遥念词》之前,还念了一段《除夜太原寒甚》,虽然这首歌曲和《立春日感怀》,一个是五言、一个是七律,主题也不尽相同,但其实却通过两者之间感性的相通,尤其是让《除夜太原寒甚》里的豁达与乐观,来引申《立春日感怀》更纵深的立意,就足以说明曹轩宾创作意蕴上的深度。

有时候,文化的传承还是需要一个创作人,通过作品的方式来呈现,才能让文化的精髓代代相传,《遥念词》在文化功能上,就有这样的属性!

所以,《立春日感怀》还是《立春日感怀》,但在曹轩宾的创作和演绎之下,它又成了全新的《遥念词》!

《遥念词》在旋律创作上,融合了中文诗朗诵和西方音乐剧的技巧,从而形成了低音深沉、高音舒展的艺术美。而在编曲和制作结构上,整首歌曲也加入了弦乐、铙钹、京胡等东西方的乐器,再加上戏曲的融入,从而用乐器及背后的文化,无限拉长了整首歌曲的时空宽度,形成了一种源于历史,又超越历史的纵深。

和之前的《别君叹》略有不同,如果说《别君叹》是曹轩宾希望用一种现代的方式,去还原和复刻“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古典场景的话,那么《遥念词》在同样用音乐凸显于谦的思乡之情之外,更通过创作的方式,延伸了整首作品的意境。

因为思乡的主题,《立春日感怀》整体是一首比较忧伤的七律,但通过另一位词作者李奇和曹轩宾在音乐上的重新塑造,尤其是将《除夜太原寒甚》中那种于困苦中乐观豁达的精神引入,不仅让《遥念词》有了一种情绪的递进和丰富,更让于谦作为一名具有家国情怀的名臣,在家与国两者矛盾之下的情绪表达,有了一种更立体、更人性的呈现。

尤其是后半段延伸后所带来的力量感,其实也是一首歌曲的破格和破局,从而让《遥念词》真正达到了收放自如的意境。

这也是曹轩宾国风音乐的高级之处。在很多人只是把国风当成风潮的时代,曹轩宾的国风创作,从《别君叹》到《遥念词》,他首先像个考古学者那样求真,尽量把原作历史背景的意蕴一一还原、真实再现。

另一方面,曹轩宾又因为真正走心的理解,从而更能站在那些古人经典作品的创作角度,以艺术想象力的方式,进行基于现实又高度升华的再创造,从而让古风作品,不仅仅只是亭台楼阁、平上去入等等形式的罗列,而是真正成了穿古达今的流动体,古风吹在身上,亦有现实的温度。

其实像《遥念词》这样的作品,用的是于谦的诗,写的是于谦的情,但曹轩宾也在这个中间,传递着古今相通的家国情怀。比如在这首作品里,除了于谦对于家乡的遥念,同样也可以让人对在前不久四川凉山火灾中壮烈牺牲的救火英雄们,寄予同样深情的遥念。一样的家国、不一样的战场,却有着同样的情怀,这才是古风音乐最高级的表达。

当然,从《别君叹》到《遥念词》,曹轩宾之所以能够立稳国风的音乐人设,其中的原因,恰恰就是曹轩宾,并不是一个为了什么风格而刻意追求什么风格的音乐人。从《遥念词》里用钢琴弹唱,以及他对于旋律与诗词的融合,体现出的恰恰就是他古典音乐的修养。

也正是有古典音乐的扎实功底,让曹轩宾才能从音乐内核,真正做到古今贯通,让古风不仅仅只是流于形式的轻风,而是交织着文化脉络的飓风。

与此同时,也不要忘了曹轩宾在华语流行音乐的积淀,也让《别君叹》和《遥念词》这样的古风作品,同样不失真实的温情与温度,那种让人感同身受的共鸣。而这种多维度的唱作,不仅让曹轩宾有一个更大的音乐格局,反过来在运用到某一种音乐场景的时候,也才会显得包罗万象、内有乾坤!

他是经典传唱人曹轩宾,他也是多维唱作人曹轩宾!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明星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