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年前,一部名为《宰相刘罗锅》的电视剧风靡全国。
李保田、张国立、王刚这“铁三角”组合,成为观众心中的“黄金搭档”。
观众们都热切期盼着他们三人能再度携手,导演也有此打算。
然而,出乎众人意料的是,李保田却坚决反对再次与张国立和王刚合作。
他甚至在一次公开场合直言不讳地表示:
“有些人,我这辈子都不会再合作了。”
就因这番言辞,李保田在演艺圈中遭到了孤立。
不仅如此,还有十多家公司联手抵制他。
李保田因此被扣上了“戏霸”的帽子。
而后,张铁林接替了李保田的位置,与张国立和王刚组成了新的“铁三角”。
随着时间的流逝,李保田的名字似乎在观众的记忆中渐行渐远。
然而,多年以后,当他荣获“中国电视金鹰奖终身成就电视艺术家奖”时,当年那些尘封的往事才逐一被揭开面纱。
01
由于选择了演艺之路,李保田与父亲之间的关系出现了裂痕,甚至断绝了父子关系。
李父曾坚决地表示:“如果你执意要当演员,我就当作没有你这个儿子!”
而李保田则坚定地回应道:“你不要小看我,我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位杰出的演员,让你看到一个全新的李保田。”
然而,李父并未被说服,他断言:“你成不了大演员!”
尽管如此,年仅14岁的李保田仍毅然决然地跟随戏班子离去,踏上了他的演艺之路。
这一走就是漫长的五年,期间李保田没有与家人有任何联系。
后来,戏班子将他分配到徐州柳子剧团,但这并不是他心仪的去处,他内心向往的是京剧班。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向老师表达了自己的想法,然而这一举动却引来了全剧团学生的排斥。
他瞬间成为了剧团里的“异类”。
没有人愿意接近他,更没有人愿意和他成为朋友。
更糟糕的是,在剧团的日子里,李保田常常填不饱肚子。
那时正值饥荒时期,剧团每月发给他的三十斤饭票远远不能满足他的需求。
每天的艰苦训练消耗了他大量的体力,而训练结束后,那少得可怜的饭菜根本无法让他吃饱。
有时候,他甚至连续十几天都吃不上一顿饱饭。
在剧团里,他没有朋友,也没有人愿意与他分享食物。
李保田性格非常倔强,他从不向他人乞求施舍。
即使饥饿难耐,他也不愿让别人看到他的软弱。
在剧团的日子里,训练任务异常繁重,而李保田白天吃不饱饭,晚上还会自己加班加点地训练。
长时间的艰苦训练和营养不良,最终导致李保田患上了伤寒病。
每当发烧时,李保田的体温总是飙升到40度以上。
持续的高烧让他彻夜难眠,但剧团里却无人关心他的状况,他只能独自硬撑。
后来,他甚至不清楚自己是如何被送到医院的。当他醒来时,发现自己已经身处城中。
当李保田睁开眼睛,看到妈妈坐在他的床边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之前已经晕倒了。
在医院里,李保田在普通病房度过了漫长的日子。
然而,他并不知道,在离他的病房仅几步之遥的地方,就是高干病房。
而那里,正住着他日思夜想的父亲。
然而,尽管他们都在同一家医院,却长时间没有见面。
父亲没有来探望他,他也不知道父亲就在医院里。
直到有一天,李保田才得知,原来父亲每天都在默默地关注着他,只是他自己并不知情。
由于持续的高烧,李保田每天都需要接受吊针治疗,这使得他的胳膊经常感到麻木。
在他沉睡的时候,爸爸轻轻地走进病房,小心翼翼地将他的胳膊换了个位置,生怕他的胳膊因为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而发麻。
成为父亲之后,他才领悟到如何让孩子在睡梦中手臂不感麻木的诀窍。
在半梦半醒之间,他感觉到有人轻轻地触碰他,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出乎意料地发现那人竟是自己的父亲。就在那一刹那,仅仅一眼的交汇,他与父亲之间所有的隔阂与矛盾,如冰雪般迅速消融。
无人预料到,这对父子竟会在医院的病房里重逢。此刻的他,对父亲身患重病、时日无多的事情一无所知。这对性格倔强的父子,依旧保持着沉默,谁也没有开口说话。
之后,李保田选择回到剧团,继续他的练功生涯。然而,当他再次回家时,等待他的却是父亲已经离世的消息。
李保田仿佛在一夜之间成熟起来,他感到自己身上的担子前所未有的沉重。
作为家中的长子,他还有弟弟需要照顾。
从那时起,他毅然决然地将家庭的所有责任都扛在了自己的肩上。
父亲的离世,成为了他心中永远的痛和愧疚。
他决心将对父亲的愧疚转化为对母亲和弟弟的关爱与照顾。
无论家中发生什么变故,他总是首先承担责任,将一切归咎于自己。
即便是那些明显的天灾人祸,明明与他无关,他也会不自觉地反思自己,从自身寻找原因。
以他弟弟为例,那是个极具才华的画家,在南京艺术圈内已小有名气。
弟弟28岁从大学毕业后,背起行囊踏上了前往新疆写生的旅程。
出于节省开支的考虑,他没有选择购买火车票,而是搭乘了别人的顺风车。
然而,命运却对他做出了残酷的捉弄。在行驶途中,司机因疲劳而入睡,导致车辆失控。
最终,司机侥幸逃生,而李保田的弟弟却永远地留在了那片遥远的新疆土地上。
这场意外是任何人都不愿看到的,它与李保田并没有直接的联系。然而,李保田却执意将责任揽在自己身上,认为弟弟的意外离世与自己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当时他并不富裕,因此他将这件事归咎于自己的“贫穷”。他常常想,如果自己当时手头宽裕一些,或许弟弟就不会为了节省开支而选择搭乘别人的顺风车了。
说实话,这件事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任何人都不希望发生这样的悲剧。但李保田却无法从弟弟的离去中走出来,这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
弟弟离世后,他决定继承弟弟的事业,开始学习美术,想要完成弟弟未竟的梦想。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他用自己的方式纪念弟弟,让弟弟的精神得以延续。
弟弟离世后,李保田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与挣扎。他不知道该如何向妈妈坦白这个噩耗,妈妈已经历了中年丧夫的悲痛,如今再要承受老年丧子的打击,他实在无法狠心开口。
于是,他选择了逃避,一天又一天地拖延着。直到再也无法隐瞒下去的时候,他才鼓起勇气准备向妈妈坦白。
而妈妈,在退休前一直在妇幼保健院工作,是一位慈祥而坚强的女性。
李保田第一次踏入医院,恳求妈妈昔日的同事们陪他一同回家。他深怕妈妈听到噩耗后无法承受,因此特意安排了医护人员在旁随时待命,以防不测。
然而,出乎他的意料,妈妈似乎已经察觉到了什么。面对他的支支吾吾,妈妈主动打破了沉默,说出了那句令人心碎的话。
在场的老同事们纷纷上前,试图为她提供心理上的安慰与疏导。然而,李保田的妈妈却坚决地拒绝了他们,她的眼中没有流下一滴泪水。
接着,李妈妈独自一人在房间里待了数日。李保田在屋外守候,却未曾听到一丝哭泣声。他深知妈妈与爸爸一样,都是倔强而坚强的人。
在妈妈的一生中,她从未抱怨过苦难与疲惫,也从未向他人乞求过施舍。她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没有利用自己的权利为孩子谋取过任何私利,更没有动用自己的人脉关系为孩子寻找工作机会。
李保田的父母都是非常有原则的人,他们从不为自己谋取私利,对工作和孩子都持以严谨的态度。这也是导致李保田小时候与父亲关系一直不太好的原因。
因为父母总是保持严肃,从不为他们搞特殊待遇,使得家庭氛围相对冷淡。每次李保田回家,他都渴望能和妈妈好好沟通感情,但妈妈似乎总是显得有些冷淡,这让他感到有些无奈和遗憾。
母亲向来如此,不习惯与人手挽手闲话家常。
当李保田步入五十多岁时,每次归家都渴望能牵起母亲的手,倾诉几句心里话。
然而,母亲总是轻轻挣脱他的手。
直到母亲迈入耄耋之年,才渐渐敞开心扉,与孩子们表达深情厚意。
从那时起,每次离家前,李保田都会深情地拥抱母亲。
每次离别,他都怀着忐忑的心情,深知每一次相聚都是珍贵的,生怕下一次的再见成为无法兑现的奢望。
后来,母亲离世,市z府特意送来一幅挽联:“一生清白”。
02
李保田继承了父母的刚正性格,坚守自己的原则,毫不动摇。
1990年,当张艺谋计划让李保田与巩俐携手出演电影《菊豆》时,却遇到了难题。
站在巩俐身旁的李保田显得年龄悬殊,这让张艺谋开始怀疑他们之间的搭档是否合适。
之后,张艺谋便决定换上一位年轻的男演员。
然而,开机仅数日,他便越发觉得不妥。
于是,他亲自出马,再次邀请李保田出山,重新诠释“杨天青”这一角色。
正因如此,我们才得以欣赏到李保田与巩俐之间那段深入人心的经典对手戏。
经过那次合作,张艺谋对李保田的演技赞赏有加,深感折服。
1992年,当时46岁的李保田在电影《葛老爷子》中挑战饰演一位70岁的老者。
尽管角色年龄与他本人相差20多岁,但在李保田炉火纯青的演技下,观众丝毫不会感到不协调或违和。
著名影评人倪震在观看完电影后更是赞不绝口:
“李保田所饰演的葛老爷子无疑是本年度中国银幕上最为出色、最具震撼力的角色之一。”
数年后,张艺谋再度携手李保田,共同打造电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在这部作品中,李保田挑战自我,饰演了一位冷酷无情、手段毒辣的黑帮老大。
这竟是他出道十多年来首次尝试反派角色,然而他的表现却让人眼前一亮。
优秀的演员总能游刃有余地驾驭各种角色,李保田正是如此。
他的演技精湛,无论是正面人物还是反派角色,都能刻画得入木三分,让观众为之赞叹不已。
在随后的电影《有话好好说》中,张艺谋再次盛邀李保田加盟。
片中,他饰演的张秋生形象憨厚、诙谐幽默,深受观众喜爱。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他对姜文饰演的角色所说的那句台词:“小伙子,别拿无知当个性。”这句话不仅成为该片的亮点之一,更被广大观众传颂至今,成为一句流传甚广的经典名言。
三次的合作经历,足以彰显出张艺谋对李保田的高度认可和重视。
张艺谋曾赞誉道:“李保田是中国最杰出的男演员之一。”
这样的评价使李保田在导演圈内声名鹊起,成为众多导演争相合作的“红人”。
然而,真正让他家喻户晓、红遍大江南北的,非电视剧《宰相刘罗锅》莫属。
在《宰相刘罗锅》中,李保田饰演的刘罗锅形象鲜明,他驼背、瞪眼,无论是明面还是暗地里,都与王刚饰演的和珅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的较量。
两位演员的每一次对手戏都让观众看得津津有味,直呼过瘾。他们在剧中的精彩表现,不仅塑造了两个栩栩如生的角色,更为观众呈现了一部经典的影视作品。
随着节目的热播,王刚、李保田、张国立三人被誉为影视界的“铁三角”,然而,与此同时,李保田与王刚之间的矛盾却逐渐加深。
王刚在拍摄过程中,常因个人私事而请假,导致整个剧组不得不等待他一人,这种做法引起了李保田的极大不满。
对于李保田而言,演员的本分就是演戏,他坚信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因为其他事情而耽误表演。这种敬业精神和对职业的执着,让他无法容忍任何对演戏不敬业的行为。
然而,王刚对此却持不同看法,他认为自己的做法并无不妥之处,这种差异使得两人在职业道德观念上产生了显著的分歧。
随着时间的推移,恩怨逐渐累积,他们之间的合作也变得越来越困难。
当导演有意拍摄《宰相刘罗锅》续集时,张国立和王刚都看到了前一部作品的成功所带来的红利,因此他们非常支持继续拍摄续集。
然而,李保田却对此持反对意见。他认为续集剧本的质量不佳,显得不够成熟且像是拼凑而成。
更重要的是,他担心反复饰演同一个角色会让观众感到厌烦。他深知塑造一个好角色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而毁掉一个好角色却轻而易举。
于是,因为种种分歧,王刚和张国立与李保田选择了各自的道路,不再继续合作。
而后,“皇帝专业户”张铁林的加入,与王刚、张国立形成了新的“铁三角”组合。
时隔多年,李保田在一次采访中首次谈及为何不再与旧日伙伴合作的问题。
他坦言:“有些人,因为种种原因,是不可能再合作的。我不会因为赚钱或其他任何原因,而将质量不高的剧本呈现给观众。”
近年来,张国立为了赚钱而四处接活动,无论是主持工作还是电视剧演出,他都来者不拒。
与此同时,王刚和张铁林在生活作风上的问题也为人所熟知。
从这方面来看,李保田与其他三位演员显然不是同路人。
在李保田57岁那年,他与沈傲君、杜雨露、杜旭东以及吴军等优秀演员搭档,共同出演了电视剧《神医喜来乐》。
即将踏入花甲之年的李保田,在演艺事业上再攀新高峰。
他仅凭精湛诠释的“喜来乐”这一角色,便横扫各大颁奖礼,荣誉满载。
在剧中,喜来乐以“医术高超、救死扶伤”的形象深入人心,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喜爱与尊敬。
一年后,李保田参演的电视剧《钦差大臣》与观众见面。
令人讶异的是,李保田在签约时明确的是30集的剧本,然而播出时却变成了33集。
这种为了谋取利益而“搀水”增加集数的手段,让李保田深感不屑。
身为资深艺术家的他,对于制作方这种欺骗观众的行径表示无法容忍。
一纸诉状,李保田将资方告上了法庭。
资方当然也不甘示弱,对李保田展开了反击。
紧接着,他们联手圈内十家娱乐公司公开发表声明,对李保田进行声讨。
他们散播谣言,诬蔑李保田为“戏霸”,企图抹黑他的名声。
面对这场风波,李保田一直保持着沉默,他坚信“身正不怕影子斜”的道理。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自那以后,他的影视资源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但李保田对此坦然面对,他坚定地说:“我无怨无悔,即使无人再邀我演戏,我也不会后悔。原则就是原则,不能妥协。”
在随后的几年里,李保田在圈内的发展确实受到了压制。
在一次节目中,潘长江直言不讳地问到了关键问题:
“李老师,您直率的性格在娱乐圈是不是让您得罪了不少人呢?”
见李保田没有回答,潘长江继续补充道:
“我父亲和您如出一辙,都是那种性格直率、坚守原则的人。我父亲曾是铁岭评剧团的顶梁柱,一位非常出色的演员,在我们铁岭享有很高的声誉。但正因为他的耿直,他拒绝了领导想要安排进来的亲戚,结果……。”
潘长江反复强调:“我父亲和您一样,都坚持了自己的原则。”
潘长江作为在娱乐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资深人士,他提出的问题自然不是空穴来风。
而李保田则是一位真正的演员,他始终坚守着演员的初心与使命。
他深知演员的职责就是要对得起这份职业,更要对得起观众。
因此,在他出道至今的漫长岁月里,他从未接过任何广告代言。
曾经有广告商愿意出高达两千多万的广告费邀请他代言,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这并不是因为李保田有多么富有,而是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原则。
他深知演员不能忘记初心,要专注于演戏,保持一颗纯净的心。
当主持人询问他为何从未接过广告时,李保田坦诚地回答道:
“比如说,我不喝酒,但有广告商找我为酒做代言。我因为不喝酒,所以无法真心实意地说出这个酒有多么好。”
这就是李保田作为人民艺术家所展现出的高尚气节。
他坚守着自己的良心,从不做违背原则的事情。
他深知自己作为演员的责任,永远不会为了金钱去欺骗观众。
他曾坚定地说:“我在电视上的形象如此正直,我私下里怎么可能去做那些投机取巧的事情呢?我真的做不到。”
而事实上,李保田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值得一提的是,李保田的儿子李彧也继承了父亲的衣钵,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演员。
当初,李彧怀揣着梦想,希望考入中央戏剧学院,但遗憾的是,他连续两年都未能如愿。
尽管李保田是中戏的杰出校友,更是享誉国家的一级演员,在中戏招生办有着众多的朋友,甚至他的妻子胡英也是中戏的老师,但他却坚决拒绝为儿子提供任何特殊的帮助。
对于李保田来说,即使是亲生儿子,也不能在原则和做人上有所妥协。他曾对儿子说:“做人永远是第一位的,其他都是次要的。你不能因为我是你父亲就搞特殊。”
虽然儿子起初对此不理解,甚至有些埋怨他,但李保田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直到这时,李保田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也和父亲一样,在用同样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儿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彧逐渐长大并开始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
经过六年的不懈努力,李彧终于顺利被中央戏剧学院录取。
在收到录取通知的那一刻,李彧似乎明白了父亲对他如此严格要求的原因。
原来,李保田身上的那种“戏骨精神”——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对原则的坚定坚守——已经深深地影响了儿子,成为他成长道路上的指引灯塔。
2009年,李彧迎来了人生中的重要时刻——婚礼。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李保田并未出席儿子的婚礼。
这让人不禁感到困惑,毕竟李彧是他唯一的儿子,为何会缺席儿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日子呢?
原来,当时李保田正在《永不回头》剧组紧张地拍摄。
他深知,如果他请一天假,整个剧组上上下下所有人都要等着他,而租用机器和场地的费用又十分昂贵。
因此,为了不浪费资源,他选择了留在剧组继续拍摄,而遗憾地错过了儿子的婚礼。
当剧组的工作人员表示理解并建议李保田去参加儿子婚礼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演员的职责就是拍戏,我不能因为私事而请假,更何况我是老同志,更应该以身作则。”
李彧对父亲的选择表示理解,他深知在这个圈子里,需要像父亲这样有“艺德”的演员。
李保田在对待孩子的方式上也和自己的父母相似,他并不会和孩子们过于亲密接触。
他很少去儿子家看望孙女,即使孙女来看望他,他也不会让他们逗留太久。
每当李彧提出带着孙女去看望李保田时,他总是婉言拒绝。
原来,他担心孙女会把家里弄得凌乱不堪。这并非是他不喜欢孙女,而是他对于生活的秩序有着自己的坚持。
李彧曾坦言,他最害怕的就是和父亲一起搭戏。因为李保田会在剧组几十个人面前毫不留情地指责他,当众挑出他的毛病,对他进行严格的批评和指导。
这种经历对于李彧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他曾经把和父亲一起拍戏的100天称为“炼狱100天”,可见其过程的艰辛。
李保田始终坚持着“戏骨精神在前,家人在后”的原则。
在遭遇十家公司联名抵制之后,他的作品数量大幅减少。
尽管如此,仍有导演向他伸出橄榄枝,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他对待剧本的态度极为严谨,没有好剧本宁愿不拍。
因为他深知自己不能辜负观众对他的期望和信任。
李保田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不愿为了片酬而降低自己的标准,更不想因为金钱而丢弃了“戏骨”的精神。
在他的背后,有一位默默无闻支持他的妻子——胡英。
胡英与李保田结婚已经50多年,她无条件地支持丈夫的各种决定,无论是事业上的选择还是生活中的琐事。
胡英也从未利用李保田的名气来寻求过任何私利,她始终保持着低调和谦逊。
李保田无论是在成名前还是成名后,都对待妻子始终如一,他的感情一直专注而坚定。
他从未传出过任何花边新闻,也从未被诱惑冲昏过头脑。
2020年,李保田受邀参与了中国电视金鹰奖的第30届盛典。
在那晚的颁奖典礼上,主持人激动地揭晓,李保田荣获了“中国文联终身成就艺术家奖”的殊荣。
就在李保田登台的一刹那,台下的众多后起之秀演员们纷纷起立,为他献上了热烈的掌声,这份敬意与赞赏之声回荡在整个会场之中。
站在领奖台上的李保田,以光头的形象示人,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了痕迹,使他看起来更显老态。
许多网友惊讶不已,纷纷质疑这是否是他们儿时熟悉的那个喜来乐。他的形象与人们记忆中的喜来乐相去甚远,令人难以置信。
看到“喜来乐”老去的身影,不少观众心中涌起了淡淡的忧伤。
那一年,李保田已经迈入了74岁的高龄,但他对于艺术的热爱与初心从未改变。
在颁奖台上,李保田发表了真挚的获奖感言:
“这些年来,我为观众呈现的作品确实减少了,不是机会少,而是因为我一直在等待那些能够触动我心的角色。市面上的剧本往往千篇一律,缺乏挑战性,让我难以提起兴趣。在没有合适剧本的日子里,我便将全部心思投入到绘画之中。我坚信,总有一天我会遇到那个让我充满激情的角色和剧本,再次为大众献上我的诚意之作。”
李保田的“不是机会少”这句话蕴含着两层深意。
首先,他表达了自己并不会受到过去“抵制”事件的干扰和影响,坚持自己的艺术道路和原则。其次,他也暗示了自己在影视剧方面仍然有着丰富的邀约和机会,并不缺乏展现才华的平台。
时光荏苒,到了2022年,李保田已经步入了76岁的高龄。然而,他对于艺术和品质的执着追求却从未改变。他始终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只为给观众带来最优质的作品。
这正是他虽鲜少露面,却能永驻观众心中的缘由。
李保田,被无数观众誉为“铮铮戏骨”,在业内同行眼中更是树立起了“艺术标杆”的典范。
他对待职业的敬重、对待观众的真诚,都使得他能够问心无愧地担当起“人民艺术家”这一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