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明星动态 • 正文

赵本山撕掉了精英人士和知识分子的遮羞布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网络

这两年,小品电影泛滥。

用段子凑时长,再加些热议题材,现实隐喻,如隔靴搔痒,却愣装严肃艺术,但其搞笑与深刻程度远不如赵本山以往春晚舞台上的作品。

小品king优秀的不止是小品,主导的电影也同样不逊色。

《男妇女主任》就是代表作之一,也是“改革春风吹满地”的电影出处,在片中可以找到赵本山前后小品的影子。

故事很简单,赵本山代替宋丹丹到县里参加妇女大会。

本来人露个面就行,但他当成了一回事,还演讲发言,吹出五讲四美三热爱,精神物质文明两手抓的牛。

县领导甚是喜欢,计划下村视察,由此引发了一连串啼笑皆非又温情热闹的事,还带有部分恰如其分的讽刺。

不过,与那些成名了,有钱了,总想着脱离人民群众的精英人士,以及对劳动人民缺乏了解,只对猎奇感兴趣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不同。

赵本山的老百姓电影始终秉持着《延安文艺座谈会》的精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男妇女主任》中也有对主流话语的模仿,也没有规避农村的一些问题。

如领导一张嘴,底下跑断腿的三令五申却又连放空炮,还有村里人贪小便宜,没点物质刺激,不能聚拢一起,爱得瑟,总烧包,忘乎所以。

可赵本山不像那些精英们,对宏大叙事极尽鄙夷,底层生活都是苦难,农村题材的电影,除了主角有点良知,其他人都是小人,满足的是小布尔乔亚的幻想。

在赵本山的眼中,村里人确有这样那样的小毛病,但乡里乡亲的互帮互助存在,人情味没有丢,也会帮着干活,组织文艺活动,农村不都是穷山恶水,靓丽风景也可迷人。

尽管电影中的台词仍有“三步走”时期的遗风,但赵本山并没有夹带私货,阴阳怪气。

反而是借助台词呈现一片欣欣向荣,勃勃生机的景象,还用电影亲身上阵宣传东北民间文艺二人转。

影片的基调是积极的,非晦暗。

他的衣服和面孔全是劳动人民,能看到他的真情实感,对他们萌芽状态的文艺的热爱,不带有一丝鄙夷。

只可惜这样纯粹的电影已经绝迹了。

现在的电影,不掺杂点讽刺就好像不是电影了。

不能所有都是好的,只有些许是坏的,而是非黑即白,没有缓冲地带,内地电影票房越来越高了,电影却越来越退步了。

正如现在的春晚一样,过去的包饺砸是恰如其分的融入,如今的包饺砸是生硬的拔高,不好为人师怎么能体现优越感,不慷慨激昂怎么能调动情绪。

平实的叙事不见了,只剩下情绪价值与投机取巧,充满了算计,唯独失去了真情,功利性不是不行,但最起码的真诚都看不到,就别大谈情怀和主义了。

赵本山90年代的老百姓电影还有两部,《来的都是客》《现实活宝》。

《来的都是客》以黑色幽默的方式揭露了官场饭局的不正之风,人情世故、世态风气、阿谀奉承、点头哈腰、相互推诿,都有所呈现,简直是小型体制电影。

这一次赵本山担任食堂管理员,属于第八把手,排在妇女主任后边,负责吃喝请拿,迎来送往,用集体的钱,让领导满意,使百姓“放心”。

看似为人民服务,给竹林乡搞政策、拉赞助,实则是为领导服务。

领导说吃的简单点,四菜一汤即可,但也不能含糊,大盘子里放四个菜拼成一个大菜,四个大菜为四菜,菜盆中炖上鸡鸭凑成一个汤,鸡鸭汤为一汤。

虽然是十六个菜加一个鸡汤和鸭汤,但是只有四个盘子,一个盆,也算是四菜一汤,领导很满意,底下人很顺意,哪怕是弄虚作假也无所谓。

但假的多了,碰上真的,就露怯了。

吃喝成风,铺张浪费,一个小小的乡里的厨房竟然名贵啤酒、白酒瓶子堆积如山,残羹剩饭装满几泔水桶。

等到真正下来检查吃吃喝喝,不办实事的领导时,竹林乡面面相觑,电影结尾,领导震怒,赵本山一笑,留下了美好希冀。

可现实呢?《来的都是客》中的现象依旧屡禁不止,大家司空见惯。

当初竭力遏制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酒色穿肠和纸醉金迷的官僚主义作风为什么到了现在见怪不怪了?

因为上下不一体,表里不如一,满嘴主义,都是生意,考虑的从来都是自己的乌纱帽,腰包鼓不鼓。

百姓疾苦对他们来说,只是对外标榜,对内应付的面子工程,下面投其所好,上面欣然笑纳,来的都是客,百姓来买单。

《现世活宝》与《来的都是客》《男妇女主任》正相反,聚焦的不再是官与民,而是农村版《顽主》。

这片要是欧美导演拍的,早就被吹上天了,但因他们将赵本山等同于土,所以充满鄙夷,忽略精妙的文本设计,前边所有的扣,后面都用上了的巧思。

《现世活宝》有的不仅仅是这些。

尽管表演有夸张的成分存在,但坑蒙拐骗不可取,封建迷信不能信,否则到头一场空的寓言式告诫仍旧振聋发聩。

赵本山在这些电影中,演技炉火纯青,随口就是段子,演出就是小品,站那儿就是地气,不胡乱嘲笑,展人性百态。

什么无厘头,稍逊风骚,什么严肃喜剧,略输文采,大忽悠的本土化和国民度胜过许多咬文嚼字,难怪本山一退,春晚立刻无聊。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明星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