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智 曲阜报道
7月10日下午,第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人工智能与人类文明”分议题对话会顺利举行。能否让AI服从某种指导性原则?如何建立相应的伦理框架、文化政策?怎样确保人工智能的应用符合人类发展的长远利益?真的能促进技术和文化的和谐共生吗?围绕以上问题,多位嘉宾畅所欲言,聚焦“数字化的双刃剑效应”“引导数字向善”“AI儒家化”等核心要点,热议人工智能的发展成果和未来趋势。
自ChatGPT横空出世以来,在各种相关公共讨论中,AI发展现状及诸多隐忧颇受关注。数字化是科技进步、技术创新的必然趋势,是实现现代化所必需的工具手段,但同时也使得数据安全、隐私安全等面临风险。
面对数字化的双刃剑效应,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温海明指出,人类社会需要以积极的心态拥抱变革,以审慎的态度应对挑战,“我们应深化数字时代文明内涵,促进开放合作,引导数字向善,反对数字霸权,打破数字垄断,推动数字世界成为人类生活新空间、全球治理新领域。”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教授刘丽丽着重讲述了人工智能发展中“以人为本”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推进可持续性、伦理和创新的融合。她认为,在人工智能发展中,伦理考量至关重要。“因此。我们需要强调包容性实践、多样化代表和伦理考量,以促进技术领域的社会正义。同时,计算机科学研究应融合社会和技术视角,这样不仅能让我们理解技术的社会影响,还能设计出高效且符合伦理的技术解决方案。”在全球文明中推进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需要共同努力,“学术界、产业界、政府和社会应加强合作,确保人工智能开发以伦理原则为指导。我们要保持警惕,解决偏差,降低风险,并防范潜在危害,以负责任和可持续的方式驾驭人工智能发展。尊重文化和道德价值观是儒家思想能够引导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方面。”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陈嘉礼结合自己亲身使用ChatGPT的经历,向大家分享了AI在中国古典学日常教学应用及研究方面取得的优势和不足。通过测试对古文的句读、古文段落的解释、古文段落提问的回答、古文教学的帮助,他发现随着版本的更迭,ChatGPT的功能也在不断完善。“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如何利用AI能更有助于在中国古典学或者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和研究。”
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王懿清同样关注人工智能的应用。他强调,“对文化遗产存量的保护刻不容缓”。以白鹿洞书院摩崖石刻的数字化复原与保护为例,王懿清及其团队借助相关技术对石碑、石刻进行翻抄和数字化创新,尽可能保留更多原始信息。其中,如何确保数据的准确干净、如何设置统一的标准和具体的门槛、数据如何更好地被调用、谁来使用这些数据等问题亟待解决。
随着讨论的逐渐深入,人工智能与儒学的结合也成为会上的重点问题之一。“AI儒家化,有可能实现吗?”中山大学哲学系特聘研究员汉伊理从人工智能的自我意识出发,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儒家化的可能性。在他看来,儒学是中国文化的基础,传统文明的思想智慧与数字时代新的知识的碰撞、交流,不仅让儒家思想有了科技化的展现,同时也将孔子理念传播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