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明星动态 • 正文

电影导演集体“下凡”剧集,好作品是唯一标准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网络

张艺谋监制的《雪迷宫》、曹保平监制的《边水往事》,是最近热度较高的两部剧集。除了题材都与缉毒有关,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点——都是著名电影导演首次监制网剧。

近年来,著名电影导演“跨界”制作剧集,并不算特别新鲜。除了监制,直接导演的也不在少数,从去年到现在,就有王家卫导演的《繁花》、文牧野监制的《似火流年》、陆川导演的《非凡医者》……但是,当“个案”成为集体行为,量变引发质变,就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新现象。


曾经有把电影导演接触剧集称为“下凡”的说法,因为在刻板印象中,电影是一门更“高级”的艺术。这种印象的产生也不无道理——此前,电影与剧集成本悬殊,功能和评价标准也不尽相同,加之固有的“艺术鄙视链”强化——评论夸一部剧好,经常喜欢用“电影质感”的说法。

所谓“电影质感”,其实并非电影质量一定更好,而是电影的载体要求它拥有一些特征,比如叙事节奏更快、美学元素更鲜明。这是大银幕的要求,但正契合当下年轻观众的观剧偏好。

以处女作电影《孤注一掷》为人所知的青年导演申奥,第二部作品就是剧集《新生》。申奥曾说,电影和剧集是两个不同的载体,剧集并不以电影作为目标,“剧应该是更好的剧,电影应该是更好的电影”。

对剧集的标准,申奥认为信息量要更大、节奏要更快、情节和人物要更复杂,来满足观众日益提升的观剧需求。于是我们看到,在《新生》10集的体量中,申奥为观众带来一场场罗生门般的悬疑反转,将电影中对节奏与情绪的拿捏运用到剧中。

观众在观影时,除了看故事,还常常在意导演的风格。风格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秘力量,当电影导演把个人风格带入剧集时,剧集也就可能拥有情节之外的魅力。典型如《繁花》,光影间,宝总一个微笑,李李一个转身,全是腔调,不是王家卫还能是谁。

再如,文牧野擅长小人物的刻画,此前他的作品《我不是药神》《奇迹·笨小孩》,观众都能从中感受到群像的魅力。来到剧集领域,文牧野团队拥有更多表达空间。《似火流年》是一部关于时代印记的剧集,讲青年成长,也讲江湖恩怨,都与一个个小人物紧密相关。

“跨界”剧集,对导演自身而言,也是一件好事。剧集的规模和体量,让导演有更宏观、更波澜壮阔的表达。首次监制网剧的张艺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剧集的叙述量比较大,对于人物与故事,比电影讲得透彻,可以娓娓道来。


《边水往事》豆瓣评分8.0,是2024年迄今国产悬疑剧的最高分。其为人津津乐道的“三边坡美学”,用极致的现实主义手法创造了一个全新世界,从环境到服化道,甚至创造了一门语言“勃磨语”。

对青年导演来说,剧集市场的繁荣,给了他们更多创作机会;而网剧的互联网属性和平台的扶持,更让他们有了“讨价还价”的空间。很典型的,比如,时长。申奥坦言:“网剧有一个优势,不像电视剧被卡那么死,导演与平台可以讨论,有可能在个别重头戏的集数时长上进行拓展。”在《新生》中,最长的一集比最短的一集长了一倍。

在今年的上海电视节期间,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说,剧集的创新表达已经超过电影,进入到剧集反哺电影的时代。

影视数据平台灯塔专业版发布的“2024 H1(上半年)剧集市场洞察报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有效播放剧集共计149部,数量上相比去年同期减少了6.8%,但正片播放量不降反增,累计达到534.07亿,同比增长了35.1%。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剧集质量正在上升。其中,12集以下短剧占比超过10%,较同期占比翻倍,快节奏内容更具所谓的“电影感”。

电影与剧集,只是载体不同,不必人为设限,导演自由选择,观众自由选择。当电影导演带着“蒙太奇”来到几寸小屏幕,观众才不管导演属性,只想看到“卷起来”的好作品。

流媒体平台上呈现影视的方式越来越多,一边坐地铁一边看剧,一边吃饭一边看剧,观众的欣赏方式在改变,欣赏标准越来越高。对观众来说,其实标准极其简单,无论电影还是剧集,得“好看”。

这一点,张艺谋看得很明白,“观众看剧看电影都很苛刻,观众才是专家、才是导演、才是编剧,观众是第一位的。尤其是互联网时代,年轻人很聪明,前面人物一出场几乎就能猜到后头,你老是一个套路,观众就弃剧了。”

电影有着仪式感,有着在黑暗中感受光影的冲击感。但如果剧集有足够的力量,同样能在日常的环境中抓住观众的心,让他们全神贯注,甚至泪流满面。反之,观众随时可以切换、关机、走人。这是观众对剧集的冷酷之处,也是电影导演必须接受的新考验。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明星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