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男女之间 • 正文

抗疫一线中的人在"口述实录"里认出口罩后的彼此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网络


原标题:这些武汉战疫核心的“小人物”,竟然在“口述
实录
”里认出
了口罩
后的
彼此
快递小哥、理发师、医护人员、患者……身处抗疫
一线
的每个“小人物”的相遇与重逢,都是一篇生动鲜活的故事。他们既平凡,又伟大,他们是历史长河中的
沙砾,我们拾起来,放在阳光下也闪闪发光。
一个普通工作日的傍晚,采编群突然收到一条消息:“正在看你写的武汉快递小哥,里面的甘师傅竟然跟我搜集的一篇护士日记的内容对上了。”说话的是周刊资深编辑,她口中说的甘师傅,出现在了2月15日刊发《口述
实录
| 快递小哥搞定金银潭医护难题:我送的不是快递,是救命的人啊!》一文的一张照片中。
2月15日刊发的“快递小哥”一文中甘师傅正在为医护人员理发
照片中的
甘师傅以一张正在理发的照片出镜,手法娴熟,因为戴着口罩
,看不清脸庞。在“护士日记”中,对于甘师傅则有如下描述:“今天,有一手理发好手艺的甘师傅,放弃了休息时间,赶来宾馆为大家服务。”
更巧合的是,在2月13日推送的《战“疫”急先锋驰援武汉,上海守得住吗?》一文中,甘师傅其实早已穿着蓝色防护服出镜。

甘师傅是谁,为何频频出现在护士、医生、志愿者的口中。
几番周折,我终于联系上了甘师傅。他手机的听筒还坏了,原来是这几天往返于各大医院义务理发,频繁用酒精消毒所致。白天,甘师傅要接待三四十个医护人员,根本腾不出时间来接受采访,前后约了三次,直到晚上8点他终于有了时间。
别说,甘师傅留着一头个性卷发,经历也颇为传奇。
甘书爽是甘师傅的全名,一名地地道道的武汉人。14岁那年,他成为了一名理发学徒;四年前,他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应聘上了救护车司机的工作,同时在医院附近开了一家理发店。如今,他还有了另一个身份——理发志愿者。1月31日,甘师傅在朋友圈偶然刷到一个招聘告示:“急招理发师,为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理发。”落款招聘人正是快递小哥汪勇。
甘师傅为女医生理发
甘师傅告诉我,从1月22日开始,他就一直在武汉第一医院负责转运病人到8家定点收治医院,情况紧急时,一天能转运二十多个病患。直到大年初一,开始做一休二。因为在转运过程中,甘师傅自己也穿过防护服,戴过帽子,知道头发长了特别不方便,还容易交叉感染。甘师傅一直想利用“休二”的时间,做点实事。
“我一直没找到渠道,看到招聘信息,就主动报了名。”经过简单的对接询问,很快,甘师傅就被拉进了志愿者群,结识了汪勇和其他几位志愿者,当天就“开工”了。第一次剪发任务是去武汉市第三人民医院光谷院区,志愿者开车送甘师傅到达目的地,接待他的领队名叫翁超,是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院感科科长,也是上海第二批援汉医疗队物资后勤保障组负责人。

甘师傅穿戴防护服出发前往医院理发
“大年初四出发,很多人都是随便剪剪,找不到地方理发。”翁超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甘师傅已经来了三次了,一般都是早上9点准时到,一直干到晚上7点,甚至更晚。至于发型,男生剪板寸,女生剪短发,或者把头发扎起来,后脑勺以下推掉,方便打理。服务的范围包括武汉三院、金银潭医院、武汉第一医院等以及全国驰援武汉的医疗队。
在甘师傅看来,理发不仅仅只是理发,理发的过程是个放松的过程。因自己身处救治一线
,特别理解医护人员所承受的救治压力,在剪刀“咔嚓咔嚓”声之间,和他们聊聊上海的生活、武汉的习俗甚至一些趣事,都能暂时松一松他们紧绷着的弦。经历了第一次“开工”之后,甘师傅不想再麻烦志愿者接送,一旦医院有理发的需求,就选择自己开车往返医院。
甘师傅正在为医护人员理发
剪完头发,甘师傅与医护人员合影
2月16日,武汉气温骤降,下起了大雪。甘师傅像往常一样到武汉三院出工,突然发现面包车电瓶没电了。封城,关门,现阶段根本无法找到修车的人和场所,甘师傅便一个人徒手推着面包车滑行了20米远,到达一个坡后,用滑行冲击力点燃了发动机。早上9点,甘师傅准时出现在了武汉三院,翁超看到他时说:“哎,这么冷的天,还这么准时,谢谢你。”


翁超,虽然未在新闻中出现,但他的大多数需求却与汪勇有关。作为武汉三院后勤保障组负责人,翁超负责医疗队所有人的生活物资、医疗物资采购。在“快递小哥”一文中,汪勇曾帮助上海医疗队买过一个生日蛋糕,而接收人正是翁超。
“当时我们刚来武汉没多久,人生地不熟,队员们日夜奋战,工作很辛苦,我就想为近期生日的队员们办一个小小的生日仪式,舒缓下他们的压力。”翁超说,他记得那个蛋糕很小6寸的,医护人员戴着口罩没办法吹蜡烛,拍照片的时候大家就摆了个吹蜡烛的样子,最后,蜡烛是大家用手扑灭的,“我想,这是我们所有人这辈子都难忘的回忆”。
上海医疗队员用手扑灭蜡烛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男女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