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明白:正是你的执念让你迷失方向
看完上一点,很多人会说:可我确实是在原生家庭中受到很大的伤痛,无力再爱了呀。我身上确实背负着许多问题,需要很多的爱来解决。我是一个爱的穷人,又如何像别人一样挥洒自如地生活?单纯是伪装得和别人一样,就已经消耗到许多能量了。
塞德希尔穆来纳森曾经在《稀缺》一书中写到过这个问题,他发现,一个人越是缺乏什么,越是渴望什么,反过来却会加剧这种缺乏,至少是维持这种缺乏的状态。缺乏某项资源的人越来越缺,已拥有它的人却越来越富有,这究竟是为什么?塞德希尔做了很多实验,研究穷人们的行为机制,在他的实验中,每一个穷人都小心翼翼节衣缩食,试图摆脱经济上的困境,然而他们还是越来越穷,千辛万苦只能保持自己在原来的温饱线上不掉下去。
其实,在经济学中的马太效应也阐述过这个问题 “凡是他有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凡是没有的,便要连他所有的,也要一起夺来”。穷者愈穷,富者恒富,在幸福感上也是一样。原生家庭幸福的孩子,延续幸福的能力也越强,而原生家庭不幸的孩子,有更大几率复制父辈的行为模式,更可能导致不幸。有什么能够打破这种恶性循环?要做什么才能越过这幸与不幸的节点?塞德希尔在书中给出了他的答案,那就是:贫穷和匮乏,会让人视野狭窄,看不到除了你所缺乏的目标以外的东西,如果人的整个生活只为了钱或者爱而运转,反过来就会加剧贫穷和缺爱。这是什么意思呢?难道一心一意赚钱,反而还会妨碍赚钱吗?全身心投入去寻找爱,反而会让我们失去爱吗?事实还真是如此。
总之,功夫永远在功夫之外,要想提升自己的某一个方面,最好的办法,就是连同其他方面,跟这个方面一起用心做好。时间长了,各个部分都会对你进行支持,交相呼应,成功才会由此而生。
话说回来,爱和幸福这些东西,就像猫的尾巴一样,你要去抓别人的尾巴,就算抓得再紧,别人也总有一天会离开你。不如回头看看自己,其实它一直都在你身后,如影随形,不远不近。热爱生活的人,每一天都值得赞美和欣喜,一只在树梢歌唱的小鸟,一朵形状奇特的白云,也能激发他对生命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