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这东西,变数真的太多了
如果双赢很难,那我们就努力避免双输
据国家统计局2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3953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30万人,逼近14亿大关。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
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71351万人,女性人口68187万人,男比女多3164万人。
此消息一出,便在网络上引起热议,不少单身男士表示极其焦虑,“再不着急就娶不到老婆了!”还有一部分网友认为“是时候同意同性婚姻合法化了!”也有不少女生表示“不知道那三千万男生在哪里,我依旧是单身狗一枚!”
其实,无论在什么时候,男女比例失调一个严峻的人口问题,它会造成许多社会伦理问题,例如婚配失当、人口拐卖、性行为犯罪、反社会情绪等等。
在以前,重男轻女的思想较为严重,这让女婴的存活率大大低于男婴。
但是现在社会不同了,大家的思想都有所改变,男多女少的问题也有所缓解。
单身女士们,明明大数据告诉我们,当今社会男性数量已大大高于女性,为什么找个对象就这么难呢?
城市年轻人的感受可能恰好跟统计数据相反——单身女性远远多于单身男性。别说“本科毕业、体健貌端”的年轻小伙子了,只要双商没有感人到一定程度,四肢健全,基本都剩不下。
而各种颜值与学历双高的姑娘们,却往往令人困惑地单着。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女性如果不是家庭妇女,那么主要的工作是打字员、电话员、教师等文职。二战的爆发使得大量以前被认为只有男人胜任的工作岗位向女性开放。
1942年,16万女性在造船,37万女性在生产汽车,还有超过1000名女飞行员;华尔街的职位开始招收女性,比如女会计师、女分析师;新闻机构也开始大量雇佣女记者。
战后,经济的繁荣进一步推动了女性获得更多工作机会的可能性,并争取到同工同酬的权利。女性第一次比较广泛地拥有了经济独立的机会。于是,单身女性开始在城市大规模出现。
20世纪50年代,美国城市中的婚龄女性有35%是单身,到2000年,这个数字上升到49%,之后很快就超过了50%,使得结婚的反而成了少数。
相比之下,虽然中国早在1968年就宣称“妇女能顶半边天”,但个人(无论男女)获得经济独立和一定的自由,都要等到改革开放之后。大量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的兴起,也为中国女性不依靠男性,也不依靠体制生存提供了可能。
只不过,中国的“剩女”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是因为中国变化得太快。
欧美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使得单身或不婚女性成为寻常,而在中国,生活在熟人社会和体制卵翼之下的上一代人,和迅速被抛入现代社会的下一代之间,在婚姻观念上产生了难以妥协的冲突。
但是世界潮流是浩荡而不可阻挡的。“剩男”的问题在于人口数量,而“剩女”的问题则在于人口分布和结构。
最终,总会有一群生活精彩,不愿意被男人拖累的单身女性,在金字塔顶高冷地俯视大群嗷嗷待婚的大龄单身男青年。
而各种颜值与学历双高的姑娘们,却往往令人困惑地单着。
现在的女孩子最早是不想要孩子,然后进化到不想结婚,现在是连对象都不愿搞,嫌耽误玩儿的时间。
所以,单身男士需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