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人:
当你做错事情,他马上跳出来评价:看看你,怎么这么不小心,这么笨……
当他做错事情,他是这样解释的:还不是你没有提醒我,还不是你没有帮助我,还不是你打扰了我……
当你情绪低落,他会这样安慰:你就是太敏感,少胡思乱想就好了。
如果他情绪低落,他会这样寻求安慰:你没看见我正在难过吗,为什么这么冷血不理我……
听起来他们好像有点“坏”,其实他们只是不自知,成为了“指责型人格”。
“没完没了的指责,让我忍无可忍”
读者穗子说,被老公欺压十年,筋疲力尽,想离婚换一种方式过人生。
我问她:对方是怎样欺压你的呢?
她说:就是不断地告诉我,我是错的,是不好的,是需要改进的。但无论我怎么努力,永远无法让他满意。
比如穗子喜欢旅游,为了让老公一起去,她没少受气。
确认地点时,老公佯装大度:随便,无所谓,都可以。
但当她选好地方了,独揽机票酒店一切琐事,全部搞定发截图给老公,并期待他道一声“老婆你辛苦了”时,他却一瓢冷水泼过来:
怎么选这里啊,还是晚上的飞机……
穗子连忙解释:你不是喜欢海边吗?而且晚上出发可以节约你半天假期。他还是不领情:我喜欢的不是那个海,我也不差这半天假……
穗子觉得有道理,又迎过去问老公:你要哪一片海?你要哪个时间段的飞机?我去改吧。
这样的合作精神,大概只有忠诚的下属对上司才有吧,然而真实发生在穗子家里。
后来,老公又嫌改签浪费钱,就按原计划出行,结果可想而知,人家不是来旅游的,是来找茬的。从飞机餐,到海边人多,再到天气不妙,全都算到穗子头上,穗子横竖全是错。
她说:我发现他根本不爱我,而是爱挑我毛病。
显然,穗子的老公是典型的指责型人格,拿批评和指责当生活趣味,享受凌驾于他人的感觉。
但可悲的是,穗子多年的隐忍,更加将老公的强悍烘托得势不可挡。
“指责型人格”的两个错误人生逻辑
很多人对指责型人格的人评价都是“强势”和“霸道”,往往和权威划分一体。
其实,真正的权威,并不一定强势,而强势的人,却可能是伪装的权威。
我曾看过一篇小说, 男主人在单位里兢兢业业,唯恐犯错,但在家庭里,是个十足的暴君,哪怕是孩子一个玩具掉了,都要上纲上线,更不论妻子出门忘记带钥匙,简直是十恶不赦。
其实不是他人格分裂,而是他从小被母亲驯化得对承认错误极其惧怕,因此从儿子一岁起,他就对他严厉说教,必须诚实,不得有任何错误。
这折射的是他内心的一个错误逻辑:人生最不可饶恕的是犯错,犯错就代表要承担严重的后果。他心里一直藏着一个恐惧:怕做错事,怕被惩罚。
所以他一方面自己害怕犯错,一方面不允许家里人犯错,导致孩子每天见到他都很紧张。
而穗子的老公,他的父亲曾是领导,儿时他看着父亲对下属发号施令,问责到人,非常倾佩。
这就导致了,他长大后在并没有获得父亲那种地位的同时,却习得了父亲对他人严厉指责的部分,因为他的逻辑是:必要的说教和指责,是凸显男人威严的手段。
如何不让“他人的指责”捆绑我们的生活?
有心理学家说,不怕别人的态度不正确,最怕的是你自投罗网,将自己沦为对方的受害者。
说的是很多长期遭受指责型攻击的人,最终沦为对方陪练对象,拱手将自己的快乐和自由让给了那个指责者。
其实,当觉察到身边有个习惯指责的人,我们只要做好三点,就可以脱离对方的影响:
第一:告诉对方,我没有错
比如,穗子的老公,因为拿着指责当威风十几年了,要让他自动改变,只有穗子发出自己的声音。
有一天,穗子做了个尝试,故意炒菜不放盐,并大胆静观其变。
等到老公大炮似的攻击开始时,她拍案而起:我就是故意不放盐,故意挑衅你的,这些年你的指责让我特别委屈和愤怒,我早已受够,并不打算再忍!
她语气坚定,根本不容对方反驳和插嘴,讲完以后两手一摊:如果你觉得我做得不好,你可以自己做,辞了我!
翻天覆地的变化,让老公目瞪口呆,穗子说:没想到胜利来得那么快,原来只要我足够坚定不屈服于他,他指责的拳头就像打到棉花上,没有着力点。
第二:给对方示范,勇敢承认错误并不可怕
对于那些因为内在害怕承认错误,继而推诿于他人的指责型人格来说,用行动鼓励他们承认错误,就会有“无声胜有声”的结果。
小说里的女人在看穿老公的“外强中干”后,有次主动分享自己工作的失误:我今天搞错一组数据,导致全部门的人抓狂,并且陪我加班重新校对数据。
她说到这里的时候停下来,发现老公眼里满满的紧张,以及欲言又止的样子,其实他想问:后来呢?他们没有骂你吗?
她平静地说:我主动承认错误,并立即进行处理,最后还请大家夜宵算是赔罪,结果大家反而佩服我,说我是个勇者。
丈夫眼睛里有些东西闪烁,似乎领会到什么。
后来的一个月里,丈夫竟然一次都没再无故指责老婆和孩子。
第三:让对方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除了从小习得“指责模式”,害怕为错误买单。还有一类,是会将在其他关系里带回来的情绪发泄到家庭里,这个叫踢猫效应,而往往最亲近的人,最容易沦为情绪宣泄的对象。
而应对他们,最好的方式,是提醒对方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我一个来访者,做生意过程里经常会遇到客户的刁难,于是很容易就将情绪迁移给老婆,但是老婆在接受过两次之后,就告诉他:你这样对我很不公平,我不是你的奴隶,你应该自己想办法处理你的情绪。
先生虽然当时有点沮丧,但事后觉得不无道理。在这个世界上,谁都没有义务无条件承担另一个人的不良情绪,而作为成年人,更加需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于是,他决定自己来做心理咨询,学会做情绪管理。
穗子再找我的时候,我问她:之前你说要离婚,为什么现在反悔了?
穗子说:之前我做了老公指责的困兽,想着只有离婚才能解脱。但后来想,既然离婚都不怕,还怕被指责吗?所以决心推翻老公的权威,却没想到那仅仅是一个开始,他从惊讶到接受,再到如今真正做到尊重我。
我们总以为人生是受控于他人的,但从穗子的案例来看,改变关系,乃至改变人生模式的钥匙,一直在我们自己手里。
无论他是习惯指责,还是害怕承担责任,抑或是找情绪的替罪羊,你都可以大方和他说“不”。
当他们知道看出你的坚定,知道你也是需要被尊重的独立个体,他们才可能学会反思。最终的结果,是两人一起成长,一起享受真正的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