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再婚的中老年女人,还不如保姆呢。”言外之意就是,当保姆还能够拿到一份工资,能够活得有尊严,万一哪天不开心了,可以结算工资之后,马上离开。如果是再婚中老年女人,也是保姆的角色,但是一分钱工资都没有拿到,要是活得不开心了,也不能随便走人。
最可恶的是,有的男人,借着再婚的幌子,还要女人出钱养家,自己却把钱留存起来。万一两个人过不下去了,就随便找一个借口,离婚。离婚之后,男人可以再开始一段黄昏恋,反正也不在乎面子。
住在我家楼上的赵大爷,今年六十三岁了。他的妻子在五年前就过世了。这两年,赵大爷身体也不太好,就到处托人请保姆。
来自农村的王奶奶,今年五十八岁了,丈夫过世两年多,孩子们都长大了,在外地工作。王奶奶觉得自己在乡下,也挺孤单的,就想着进城打工,一方面自己有收入了,就不要拖累儿女,一方面也是打发时间,自己的身体也还算硬朗,吃得消。王奶奶先后在几家小饭店洗碗,但是工作时间太长了,她有些吃不消。听到赵大爷请保姆的事情,王奶奶就主动找上门来。
赵大爷说:“我请保姆的要求很低,就是洗衣服做饭拖地板,如果我有空,我自己也会做饭。工资就是两千块钱一个月,包吃住。我家里有三个卧室,你可以住一间。”
王奶奶想,当保姆,不仅管吃饭,还有地方住,还有工资,比在饭店打工强多了,于是就答应了赵大爷。
时隔一个月,转眼天就转凉了。赵大爷说:“我现在身体不太好,你每天给我准备几个暖水袋吧。”王奶奶说:“要不,给你买一个电热毯,一通电就暖和了。”赵大爷说:“这个东西,有危险,不安全。”
王奶奶为人善良,很心疼赵大爷的,就每天准备七八个暖水袋。有一次,王奶奶把暖水袋递给赵大爷的时候,赵大爷说:“说实话,我打心眼里喜欢你,要不我们就结婚吧。以后,房子也归你,工资卡也归你管。”
王奶奶想了很久,觉得自己以后也要有一个依靠,就打电话给自己的两个孩子。两个孩子都是性格开朗的人,也都尊重王奶奶的选择。
赵大爷和王奶奶的婚姻很简单,就是两家人,一起吃了个饭。赵大爷对孩子们说:“我们也算是互相依靠,你们就放心吧,人老了,有个老伴,就一定会越过越好。”
一转眼,两年时间过去了。王奶奶在照顾赵大爷的空余时间里,在郊外开垦了两块菜地,种了一些青菜。天气好的时候,两个人一起去种菜,俨然成为了别人眼中的幸福夫妻,小区里的人,都觉得他们很般配。
有一天,天空下着毛毛雨,王奶奶去摘菜,一不留神就摔了一跤。王奶奶送到医院后,前前后后花了两万多元,还是没有完全好,走路需要拐杖。在医院里花的钱,都王奶奶的儿女给的。赵大爷去医院拿了一回药,花了五百多,他就心疼了,从此再也不主动掏钱买药了。
王奶奶出院后,赵大爷就越来越嫌弃她。赵大爷说:“你个老太婆,你是我请来的 保姆,现在却要我来当保姆,你真的太不像话了。”
夫妻两个人,闹得不可开交,赵大爷就提出了离婚。王奶奶说:“离婚可以,但是你要兑现承诺,把房子给我。”赵大爷说:“当初我也是随口一说,也没有留下证据,你就别想这事了。”王奶奶又说:“你就得把这些年的工资算给我。”赵大爷说:“我的工资卡让你保管了两年,至于钱花到哪里去了,你心中有数,要我付工资,没门。”
这些年,赵大爷的退休工资,一个月两千多一点,基本上就是两个人的生活开支,哪有“余钱”?
王奶奶和赵大爷,到底是离婚了。王奶奶说:“人老了,就别指望再婚也能遇见真爱。我算是看透了,给人当保姆,就得斤斤计较,只谈钱,别谈情。”
可是,王奶奶明白得太晚了,付出了真情,既没有收获爱情,也没有得到金钱。以后的日子,还得靠自己。
再婚的中老年女人,难道就是“免费保姆”?难道就不能遇见真爱?
事实上,再婚的中老年女人,也不全都是遇见虚情假意的人,也有过得幸福的,只是遇到真爱,好难。
女人到了四十多岁,如果自己的婚姻失败了,带着孩子过日子,那么走进婚姻,多半会因为孩子的抚养问题,闹得不可开交,男人能够对别人的孩子,做到“视如己出”,恐怕难上加难。
女人到了五十多岁,多半自己的孩子也长大了,在经济上没有了负担,如果再婚,看起来很好,夫妻两个人无忧无虑过日子。但是男人会真心实意对待家庭吗,会不会是请了一个“免费保姆”呢?作为中老年男人,长期请保姆的话,开支也不是小数目,工资也不少,如果找老伴的话,关于钱的事情,就好办了。
女人,不要轻易把保姆的身份,转换成夫妻身份。年纪越大,越要看清社会事实,不要以为自己还年轻,还能够锁住男人的心。
保姆就是保姆,夫妻就是夫妻,不能混为一谈。扯不清的感情,也是“多情总被无情伤”。不管多大年纪,活得有尊严,学会靠自己,别以为谁都可以通过婚姻可以改变命运。
再婚也有真爱,但不是女人给男人当保姆,而是男人愿意给女人当保姆,还把工资卡给女人。真爱,不管多大年纪,女人都会被宠爱成公主,年纪大,更是“老来俏”。
再婚的女人,想要过得幸福,是有条件的,不是女人依靠谁,而是夫妻相处,互相依靠,依旧讲究门当户对,女人在婚姻里没有地位,是不会幸福的,到头来,越卑微的女人,越容易被伤害。
作者:布衣粗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