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速!17条地铁新线建设齐头并进
立体造型的“流金岁月”展示了老北京特有的门楼造型。本报记者 程功 摄
8号线永定门外站施工过程中使用了“蛙人”水下作业,这在全国城市地铁建设中是首次。本报记者 程功摄
开篇的话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屋面上月底全面完工,金色“钢铁凤凰”亮相;冬奥会场馆——国家速滑馆建设迎来阶段性进展;今年春天将正式迎客的世园会场馆建设已转向室内布展;今年7号线东延、八通线南延及新机场线三条轨道新线将开通试运营;城市副中心建设紧锣密鼓……北京这座大城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而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引领下,北京又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观大城之变,溯变之根源,知变之艰辛,品变之幸福。从今天开始,本报推出《大城之变》专题报道,对全市的重大工程项目给予重点解读,讲述项目背后的故事,描绘首都发展的新面貌,让读者直观地感受到我们的“大城之变”。
大城进行时
本报讯(记者殷呈悦)去年12月30日,6号线西延、8号线南段开通试运营,北京地铁路网总里程新增了28.6公里。记者从北京市发改委获悉,目前,全市一共有17条(段)地铁在建。
3条地铁新线 年底有望开通
2019年底3条(段)轨道交通新线有望开通试运营,具体包括7号线东延(焦化厂—环球影城)、八通线南延(土桥—环球影城)、新机场线一期(草桥—新机场北航站楼)。
其中,八通线南延、7号线东延主要服务于通州环球影城项目,构筑环球影城与对外交通枢纽间的快速轨道交通联系。随着7号线的东向延伸,可构建起中心城与通州新城南部地区联系走廊,缓解既有八通线压力,还能带动沿线垡头核心区、通州文化旅游区等功能区的发展建设。
而新机场线自北向南依次设草桥站、磁各庄站和新机场北航站楼站,在草桥站与已经运营的10号线、在建的19号线实现换乘。按照规划,新机场线还将继续向北延伸至丽泽商务区,在丽泽商务区设置航空服务楼,与建设中的地铁14号线、16号线和规划中的11号线实现换乘。本报记者 李博
大城亮点
8号线三期 “蛙人”水下施工全靠手感
每天出入永定门外站乘坐地铁8号线的市民会有一种直观的感觉:永定门外站明显比其他站深不少——从车站换乘到14号线需经7段台阶,电梯也需乘坐4级。然而不为市民所知的是,永定门外站的基础施工最初是靠“蛙人”水下作业完成的。
据施工方介绍,永定门外站14号线的站台层已经非常深,8号线还要下穿14号线,所以要做成底下四层三跨的框架结构。永定门外站的水文地质条件特殊,因此施工过程中使用了“蛙人”水下作业,这在全国城市地铁建设中是首次。
永定门外站是8号线三期施工难度最大的车站之一,该站地下水充盈,如果按照常规施工,车站的日涌水量将达到18万立方米,既浪费地下水资源,又有极大的安全控制风险,常规开挖方法根本无法完成施工。
经过反复论证、演示,近半年时间施工方案才最后确定。“我们参照桥梁工程中开挖方法,浇筑混凝土把车站施工区域围住,把四周的地下水堵住。”工程项目经理介绍,在这个过程中,由潜水员下水辅助水下开挖,将看不到的死角泥土清理干净后进行封底,保证底部的密实、不渗水。在施工开始的两个月内,数十名专业潜水员进行水下作业,基坑里大约5万立方米的水逐渐排出,施工最繁忙阶段有70余名潜水员,分6个班组工作。
曾参与施工的“蛙人”告诉记者,他们在水下是看不清楚周边情况的,所有作业只能靠手感。为此,“蛙人”们不能戴防护性更好的橡胶手套,只戴了一副普通的白色线制手套。
6号线西延 142米隧道首次地下“拼装”
每天乘坐地铁6号线出行的市民不会想到,这条地铁西延的线路中有一段隧道是“拼装”出来的:在约10米宽的隧道,构件提前生产,再运到地下一块块“拼装”。
记者从中铁六局北京铁建公司获悉,地铁6号线西延工程起点至金安桥站区间中的142米隧道正是采用装配式施工技术建设,成为国内地铁首条“拼装隧道”。
北京铁建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拼装隧道”位于全长1.74公里的7标段,包括一站两区间,其中起点至金安桥站区间全长466.3米,为装配式隧道二次衬砌示范工程。工程暗挖段中有142米隧道左洞二衬尝试装配式工法,采用“新时代号”管片拼装机。
由中铁自主研制的“新时代号”管片拼装机组全长27米,技术人员说,拼装机从暗挖竖井始发后,快速拼装二衬管片,降低常规盾构施工占地大对城市交通及环境的影响,也大幅度减少人力、时间等资源投入,显著提升了地铁施工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
本报记者 胡德成
大城小梦
“流金岁月”勾起老北京回忆
在8号线南段的始发站珠市口站,一幅巨大的浮雕壁画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合影。这幅名为“流金岁月”的壁画,创新大胆地使用了立体造型,展示了老北京特有的门楼造型,而通体金黄的造型令人想到城南的胡同往事、旧城繁华。
浮雕壁画的创作者王超团队介绍,这次设计主要运用了老北京建筑和旧时商业街店铺幌子的元素,是对旧城昔日繁华的怀念。王超说,在作品酝酿期,团队翻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其中一本关于老北京店铺幌子的图文资料,给了自己极大的启发。“旧时的店铺对于幌子会赋予极为神圣的意义,认为能招财进宝。造型上更是有形有色,一望便知是哪行哪业、店铺的经营理念,甚至能判断出店铺的实力水平,内涵非常丰富。”
王超介绍,作品如何传达出老北京街市样貌和传统商业文化神韵是主要考量的问题,最终确定以构成的金线框架为形式,虚幻通透的造型营造海市蜃楼般的繁华景象,勾起人们的想象。造型与周围环境形成虚实对比,既是对往昔的重现,又与旧城商业街的主题相吻合,生动映照了作品名称“流金岁月”的内涵。
为了兼顾站内乘客的通行,“流金岁月”壁画中所有立体浮雕的组件均在地面2米以上,2米以下部分则采用了平面造型。由于零件零散太多,平面图纸不能完美地呈现出立体浮雕的样子,工人在焊接过程中往往分不清组件的具体位置。最终工程师与设计师用了1个月的时间,全程指导焊接,最终才把浮雕完美地展示出来。本报记者 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