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社会头条 • 正文

“嫦娥”背后的工匠:我们送“嫦娥”入天宫(2)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

  32岁的张丽丽是班组仅有的两名女成员之一,也是电装主管。嫦娥四号的总装提前7天完工,有她的一份功劳——她带领同事在其他工作进行的同时提前做好探测器热控改装准备,主线工作辅线化,节省出宝贵的时间。

  “这见缝插针里头包含的,是责任心。”刘福全说。

  张丽丽最佩服的则是组长刘福全的风险识别能力。“他特别牛,螺钉差上几丝都能觉察出来,哪儿焊接视线不足也会及时指出来。有他在,我们干活心里更有谱。”

  总装是一项复杂的团队工作,任何一个成员掉队、任何一个环节疏漏都可能引发大问题,只有团结协作才能确保任务顺利完成。“大家要像一个人一样,劲往一处使。”刘福全说,“大家都进步了,活才能干好。”

  目前,该班组成员18人中,特级技师1人、高级技师4人、技师8人。刘福全鼓励年轻人积极参与各类绝招绝技评比和技能大比拼,展示自我、提升自我。90后孙义濛通过技能比武获得“航天技术能手”称号。

  “相信你,好样的”

  参与了这么多次发射,每次临别前,刘福全都会摸一摸亲手总装的航天器,像对自己即将远行的孩子一样,告诉它:“相信你,好样的!”

  一两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朝夕相处,在整流罩合上的那一刻,难免依依不舍。张丽丽“首发”的是天宫一号,当时激动得热泪盈眶:“又紧张又害怕,好像是对自己的孩子,就怕出现啥意外。”

  徐世峰最难忘的是2014年初次接收返回器。“遨游太空回来,它还是它,它又不是它了。”这种奇妙的感觉或许只有这个负责开舱门的人才能体会。

  “如果有一天可以去月球旅行,我希望坐着自己亲手做的航天器去。”孙义濛一脸期待。

  “如果可以上月球,我想去看看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刘福全说。说这话的时候,这个硬朗的北方男人眼中露出一抹别样的温情。

  1月11日,嫦娥四号宣布圆满完成任务,它正一点点为人类揭开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这是航天人的荣耀时刻。对于“嫦娥”背后的这群人来说,这一天是不寻常的一天,他们忙碌了1000多个日夜的国家任务圆满完成了。

  “‘一定要把月壤带回’是我们班组的信念,目前‘绕、落’两步走任务已经圆满完成,我们将朝着探月工程第三步‘取样返回’的目标努力。”刘福全满怀豪情。

  采访手记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本报记者 蒋菡

  也许没有人比航天人更透彻地理解“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含义。

  成败系于毫发,他们要如履薄冰拧好每一个螺钉。航天器总装是集大成,必须具备很强的风险识别能力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来应对接口上可能存在的风险。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四个特别”的载人航天精神是深空探测班组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

  2018年,这个团队迎来一场多星并举的“大会战”:嫦娥四号巡视器内场试验、正样星出厂前总装、嫦娥五号探测器总装。班组成员齐心协力、只争朝夕,确保了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由于任务需要,他们还需要常年在外奔波。内场试验火山灰飞扬,悬停试验需凌晨室外高空作业,外场试验要深入荒野沙漠……

  也许很少有人能像他们这般透彻地理解“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的含义。

  他们选择了航天,这个特殊的职业也在潜移默化中重塑他们。而从事这份职业必须具备的责任心,与强烈的自豪感一起,深深融入每个航天人的血脉。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社会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