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社会头条 • 正文

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将上线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

  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将上线
  今年上半年完成线上培训机构摸排登记;将引入第三方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信用等级评估

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将上线

  2015年12月,劲松桥东,一家开课的校外培训机构。资料图片/周岗峰 摄

  昨日,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进入第三天议程。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连日来受到多名代表委员关注。记者了解到,目前市教委已对线上培训机构进行摸排登记,预计今年上半年完成。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9年继续实施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市教委介绍,北京市将引入第三方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信用等级评估。培训机构的行为、承诺都会计入信用积分,为家长选择培训机构提供参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也将于今年上半年上线,家长可通过平台查询全市所有培训机构情况。

  培训机构信用分级评估为家长提供参考

  在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务询问、咨询活动现场,北京市教委副巡视员冯洪荣表示,北京市将引入第三方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信用等级评估。培训机构的行为、承诺都会计入信用积分,为家长选择培训机构提供参考。据悉,信用分级评估机制已在朝阳区、海淀区进行试点。

  2019年上半年,北京市教委将完成第三阶段的治理工作,下一步将发布《培训机构规范发展实施意见》,进一步支持和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目前,实施意见已在报审程序中,预计不久就会公布。”冯洪荣说。

  寒假将至,为避免产生新一轮“培训热”,市教委将采取随机抽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对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

  试行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制度

  记者了解到,2018年初,北京市启动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行动分为排查摸底、集中整改和建立长效机制三个阶段。全市共排查出校外培训机构12681家,其中存在问题的有7705家,依法依规对303家培训机构实施行政处罚,责令停止办学,目前已经全部完成整改。

  北京市同时试行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制度,已经向社会公布白名单培训机构474家、黑名单机构72家。

  冯洪荣介绍,北京市未来将公布第二批“黑白名单”。“对列入‘黑白名单’的机构,将根据其办学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冯洪荣说,“黑白名单”并非固定不变,列入“黑名单”的机构,如整改良好,可以从“黑名单”中除名。

  治理培训机构要指向缓解家长和学生焦虑

  昨日下午,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第二场新闻发布会后,市教委副主任李奕告诉记者,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最终要指向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缓解家长和学生的焦虑。

  李奕表示,市教委将加强综合施策,从更好地服务于孩子成长的角度,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减少课业负担,缓解择校矛盾。李奕说,中小学可以通过零起点教学、课后延时服务、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教育资源等方式,保障学生在校内有实际的收获。

  ■ 关注

  线下机构规范适用于线上

  目前,北京市教委已开始对线上培训机构进行摸排登记,并建立台账,预计今年上半年完成摸排工作。

  记者从已经参与摸排工作的在线教育机构了解到,摸排内容包括平台运营主体、运营模式、具体培训内容、机构是否具备办学许可等。

  除了建立台账外,市教委还将对线上机构作出初步规范。冯洪荣表示,线下机构的一些规范措施,如对教师资格证书的要求等,将同样用于线上机构规范治理,未来还将为线上培训机构出台新的规范措施。“由于监管相对复杂,需待教育部的相关要求出台之后再同步制定。”

  冯洪荣透露,预计今年上半年将上线“全市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充分运用信息化、大数据手段,公布校外培训机构的信息变化情况。届时,家长可在平台上查询全市所有培训机构情况,包括培训机构“黑白名单”、开设课程情况、信用等级评价等。

  建议1 要建立多元教育评价体系

  市政协委员、西城区黄城根小学校长麦峰认为,在教育评价机制没有变的情况下,考试成绩决定学生的升学情况,治理补课热潮有难度。“应试教育,练得多了熟能生巧,分数就上去了。”麦峰说,教育机构对应试教育技巧研究得很透,孩子报了班以后分数提高了,家长就觉得有效果,培训机构就火起来了。

  麦峰认为,中国传统思想观念是更深层的原因。中华传统文化鼓励读书要苦学,主张“梅花香自苦寒来”,在这一观念影响下,家长就会在课外时间给孩子额外补课,以提高考试成绩。

  “补课热是教育领域的一场发烧,需要对症下药。”他建议,要建立多元的教育评价体系,宣扬正确的教育理念,不唯成绩论英雄。教育部门要不断完善教育评价机制,学校要多与家长沟通,引导学生多锻炼,多做实验活动,提升综合素质。

  麦峰认为,治理校外培训机构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综合施策,注重从观念上转变家长的育儿理念。“光出台政策,效果不太理想。”

  建议2 学校应帮助家长理性看待孩子成长

  市政协委员、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校长刘畅认为,除了政府层面开展综合治理外,规范校外培训机构还需要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教育共识,引导家长们放宽心态,减少教育焦虑感,不唯分数论英雄,多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刘畅建议,学校可以通过设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等,帮助家长理性地看待孩子的成长。同时,政府通过指导街道、社区开办家长学校、家长培训讲座,分享子女教育经验,也可以减少家长的焦虑感。

  建议3 课外时间应更多用于培养兴趣特长

  “报校外补习班,实际上是大部分家长不得已的选择。”市人大代表赫长城认为,学生的课外时间应该更多用于培养兴趣特长,而非一味地报名学业辅导班。

  作为五年级孩子的家长,赫长城表达了自己的忧虑,“确实有部分学校的老师责任心不够强,当孩子的学习出现问题时,只告诉家长孩子哪科弱,而不告诉你具体的解决方案,这也让家长不得不寻求校外培训机构的帮助。”

  他认为,学校应该承担起教学责任,帮助不同的学生成长。 同时,赫长城认为,家长需要摆正心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理性选择培训内容。

  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时间轴

  ●2018年4月

  北京市教委印发《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治理标准和时间表。

  ●2018年4-6月底

  全面部署和排查摸底。要求各区中小学校全面普查登记每名学生参加学科类校外培训情况。

  ●2018年7月

  开始进行集中整改。

  ●2018年9月下旬

  督查组开展专项督查,指导和督促各区加快整改。

  ●2018年11月9日

  《北京市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办学标准(暂行)》印发。

  ●2018年11月14日

  北京市教委公布首批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

  ●2018年12月底

  第二阶段集中整改结束。

  ●2019年1月

  治理迈入下一阶段。寒假期间,采取随机抽查等方式,对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

  新京报记者 黄哲程 方怡君 许雯 王俊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社会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