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区区长王有国:
大兴机场保通航服务已列为区“一号工程”
市人大代表、大兴区区长王有国。新京报记者 吴江 摄
在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市人大代表、大兴区区长王有国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为迎接今年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通航,目前正在全力推进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保通航服务工作。下一步,大兴区将立足“新国门”定位,努力实现“脱胎换骨”发展。
8月底前解决机场周边生产生活用水问题
新京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保通航工作进展如何?
王有国: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确保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如期建成通航,启动临空经济区起步区和综合保税区建设,实现外围交通市政配套同步投入使用。
大兴区将保通航服务工作列为区委区政府“一号工程”,当前已进入倒计时阶段。
按照计划,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将于6月30日实现主体工程竣工,9月30日前正式通航。按照现在的进度,我们有信心完成保通航任务。
新京报:配套工程建设情况如何?
王有国:目前,交通、电力、燃气、供水等各项配套工程建设正紧张有序推进,“五纵两横”交通体系将于8月底前全面完工;永兴河北路管廊已交付使用,大礼路、青礼路管廊已经开始建设,预计6月底前交付使用;机场员工一期生活基地的市政配套工程,将于7月底前达到使用条件;新机场临空经济区的东、西区再生水厂已在建设中,计划8月底前投入运行,这将解决新机场周边几十万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
此外,为确保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通航后平稳运行,涉及噪音区治理的19个村庄的搬迁工作基本完成,12处噪声敏感点达到治理标准,通航后的噪声影响监测工作正在进行,将确保噪声区治理不留后遗症。
新航城将建九年一贯制学校
新京报:大兴区如何落实好“三区一门户”功能定位?
王有国:根据北京市新版总规,大兴区被赋予“三区一门户”的功能定位,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科技创新引领区、城乡发展深化改革先行区、首都南部国际交往新门户。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是超大型的国际航空综合交通枢纽,是展现国家形象的“新国门”。大兴要有能扛得起这个机遇的能力与水平,这要求大兴区的干部群众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切实树立新国门意识,爱国守正、开放包容、创新潮流、崇礼尚贤。
新京报:如何借助新机场实现“脱胎换骨”新发展?
王有国: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未来大兴区将承担创新发展、减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与首都国际机场实现错位发展、互补发展,共同完成好辐射京津冀的带动作用。今年,临空经济区的建设要取得实质性进展,我们将着力发展保税、会展等临空产业。
现在,大兴区的基础设施、教育卫生、公共服务水平与其他城区还有较大差距,我们正在进行城市面貌的重新规划设计,城市交通、教育医疗、公共服务水平将实现飞跃式提升,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将落地新航城。
对于没有确定好如何发展的地区,我们的策略是暂时“留白”,给未来发展划出空间、留有余地。
加强航空技能人才本地化培养
新京报:大兴区将如何引进和培育航空人才?
王有国:今年,大兴区将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依托北京新机场打造临空经济人才枢纽”的相关要求,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人才布局应与临空经济总体规划相协调,要加快筹建大兴临空经济研究院,组建临空经济人才智库,深化与双一流高校、航空院校的合作,建设临空经济人才枢纽。充分发挥人才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筹建国际人才社区,全力做好空间资源硬实力和营商环境软实力的“双提升”工作。同时,大兴区将不断加强地勤、航食、机修等航空技能人才的本地化培养,促进本地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
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
');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473874', container: s, size: '300,250', display: 'inlay-fi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