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医院里的“年味”:只有窗花的春节礼物
中新网重庆2月6日电 (韩璐 向雅诗)农历猪年大年初二,重庆市妇幼保健院的新生儿科一如往常安静。除了新生儿科病房窗户上那几幅大红色的窗花,整个新生儿科住院区再没有一点象征过年的物件。所有的医护人员都如常忙碌着。目前,这里住了91个新生儿。
“新生儿科病房保温箱里的孩子几乎都是早产儿,体质比一般新生儿更弱。病房有严格的消毒程序,不能摆放未经消毒的装饰。”新生儿科护士长李仁凤告诉中新网记者,护士们为了让病房里的孩子感受人生第一个农历新年,在病房的窗户外侧贴了好些窗花。
图为春节期间,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到的给住院患儿的母乳。 向雅诗 摄
“早产儿各系统和器官功能发育还不成熟,有的甚至会出现呼吸暂停、喂养不耐受、新生儿肺炎等情况,需要特别护理。”李仁凤说,新生儿科实行24小时轮班制,医护人员每天到岗后,就不再轻易出门。从换尿布、喂奶、量体温到雾化、拍背、吸痰、打针、输液……新生儿科病房的护士不仅仅是各项护理技术操作的执行者,更像是他们临时的“监护人”。只是,对这些“监护人”来说,他们的时间只有“上班”和“下班”,再无年节可言。
图为重庆市妇幼保健院的新生儿科护士万华正在新生儿科的住院患儿进行“袋鼠式护理”。 向雅诗 摄
“这些脆弱得跟‘小纸片’一样的孩子,每个都是我们沉甸甸的责任。对我们来说,每个孩子健康出院的那一天,才是我们的节日。”李仁凤说。
一个鸡蛋、一个馒头、一盒牛奶。这是已有30周身孕的李志辉大年初二的早饭。她用10分钟匆匆“解决”早饭后,赶回重庆市妇幼保健院的新生儿科病房,开始一天的工作。
“大双哥哥,昨天晚上乖不乖啊?来,我们先换一个尿不湿。”换尿布、喂奶、量体温……回到病房,换好衣服的李志辉开始熟练地护理“大双哥哥”。这个1月10日出生的小男孩,已经在新生儿科住了28天。
“他出生的时候胎龄只有28周零4天,体重980克,还没有两瓶矿泉水重。”李志辉说,孩子从产房抱出来后她就承担起护理工作。“现在他的体重已经长到1450克,奶量也从原来的几毫升增长到现在的每次27毫升。”
照顾完“大双哥哥”,李志辉开始逐个护理自己负责的“小宝贝们”。她喜欢一边给孩子护理一边跟孩子说话。即将为人母的李志辉说,自己特别能体会病房外孩子父母的情绪,尤其是在春节这种阖家团圆的日子。
“这里的孩子都是从产房直接送过来的,一出生就离开了父母。无论对孩子还是大人,这个过程都很艰难。”李志辉说,护士们自己出钱买了窗花。“我们就想让孩子们能感受一下春节的年味儿,这毕竟是他们的第一个春节。”
图为30周身孕的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李志辉护士正在工作中。 向雅诗 摄
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提倡母乳喂养,新生儿科的住院患儿,只要条件允许,都能吃上家长每天送到医院的新鲜母乳。对于新生儿科住院患儿家长来说,给孩子最好的春节礼物,便是这每日不断的新鲜母乳。
“这是孩子的第一个春节,没想到是在医院的保温箱里过的。”32岁的王志龙抱着冷藏包,排队等候给女儿“送奶”。因为早产,王志龙的女儿已经在新生儿科住了一周。每天,妻子准备好母乳后,王志龙就按照医院规定的接收时间送过来。
“前两天医生跟我说,孩子现在体重长得很好,很快就能回家了。”王志龙说,一家人都盼望着,把孩子接回家,给她补过一个热闹的春节。
');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473874', container: s, size: '300,250', display: 'inlay-fi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