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社会头条 • 正文

浙江仙居乡村“魔术手”:修复老宅唤醒“诗和远方”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

浙江仙居乡村“魔术手”:修复老宅唤醒“诗和远方”

    图为:释藤在改造后的“隐舍”读书。受访者供图

  (新春走基层)浙江仙居乡村“魔术手”:修复老宅唤醒“诗和远方”

  中新网台州2月12日电(见习记者 范宇斌)品茗,听雨,邀三五好友畅谈“诗和远方”。12日,在浙江仙居,“隐舍”的主人释藤在改造后的老宅内享受“春节时光”。她说,“屋外是5℃的寒冷,屋内是如拥抱般的37℃,老宅焕新生倍感欣慰。”

图为:灯光营造凸显老宅改造后的氛围 范宇斌 摄

图为:灯光营造凸显老宅改造后的氛围 范宇斌 摄

  “隐舍”在改造前是位于浙江仙居城郊的一栋破败的民居。如今,木门“吱呀”一声打开,酒坛子、旧轮胎、木梯子,甚至是一块朽木都在此变了“魔术”,别具一格。

图为:改造后的中国美院仙居乡村振兴学院室内一角 范宇斌 摄

图为:改造后的中国美院仙居乡村振兴学院室内一角 范宇斌 摄

  “去年,我初见这栋民居时,其脏兮兮的样子令我望而却步。”释藤介绍,从拆建、加固、设计、重装、施工,到选择装修材料和物件等。“点点滴滴,让这栋‘危房’变成了‘隐舍’,我设想将其打造成一处‘精神家园’。”

图为:改造前后的中国美院仙居乡村振兴学院对比图。受访者供图

图为:改造前后的中国美院仙居乡村振兴学院对比图。受访者供图

  走进屋内,仙居风光照张贴于墙,夏天的莲蓬、秋天的芦花、冬天的枯枝都“化身”装饰品,再摆上老家具、绿植鲜花、陶瓷器皿等,打上暖色灯光,令老宅豁然开朗。

图为:改造后的“隐舍”一角 范宇斌 摄

图为:改造后的“隐舍”一角 范宇斌 摄

  “在老宅改造过程中,我融入竹、木、土、石、泥等‘乡土元素’,变废为宝并加以布置,希望能回归质朴的乡土‘颜值’。”释藤告诉记者,灯光对老宅改造中的环境营造尤为重要。“例如墙上的一幅画,射灯一投便分外夺目。”

图为:释藤正在进行老宅改造。受访者供图

图为:释藤正在进行老宅改造。受访者供图

  完成了“隐舍”的改造计划,老宅改造“达人”释藤又把仙居县埠头镇一处四合院改造成了“乡贤馆”,给百年老宅植入本土文化的内涵。不久前,她又乐此不疲地“微改造”了位于白塔镇高迁村的一座古建筑,此处是中国美院仙居乡村振兴学院所在地。

  “这个项目,从接手到完成布置,只花了十几天时间。”释藤说,她在不改变建筑本身的基础上,对空间和格局进行了微调。“比方说,把旧的隔板拿掉,打通狭小的格局。把原先的大红灯笼改成了传统竹编灯笼,把枯枝和干花插入旧陶罐进行点缀,再结合我拿手的灯光营造。”

  从一名策展人到迷上老宅改造,释藤在不断尝试中,亦加深了自身对空间、设计以及乡村振兴的理解。

  今年41岁的释藤是仙居县湫山乡人,她从小就生活在黄墙黑瓦的古村里。“儿时乡村生活的经历和难忘的田园乐趣,在我心底种下了‘乡土情结’。”在她看来,老宅改造不仅是外壳的“修复术”,更是内在的“重生术”,既延续了老宅的生命力,也为乡村注入新鲜血液。

  诚然,如何让乡村接续过去的生命力,重新焕发生机,这是一个时代课题。

  仙居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潘利平表示,该县保留了大批高质量的传统村落及建筑,希望依托乡村改造等,推动地方古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破题之路”。

  “老宅改造需要静心,再加上一点情怀与创意。”在释藤看来,质朴的乡村外表下,也可以拥有一颗功能完善、设备现代的“内核”,她期待更多的老宅能通过改造为乡村植入新业态,让“诗和远方”的根基更加扎实。(完)

');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473874', container: s, size: '300,250', display: 'inlay-fix' }); })();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社会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