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的赛达尔汗·麦麦呆沙和父亲早晨天没亮就从家里出发了,从他们居住的马尔洋乡米斯空村到喀什市区的深喀中学距离400多公里。父子俩坐了六个小时的摩托车后,还有海拔5300米的达坂等待着他们徒步翻越。手中一根竹竿就是他们的登山杖,雪一次次没过父亲的膝盖,赛达尔汗踩着父亲的脚印,一刻也不敢放松。
而就在达坂的另一侧,当地交通局的工作人员和红其拉甫边境派出所的民警们,正在抓紧打通最后的几公里雪阻路段。可刚走没多远,轮胎又一次陷到了雪里。
一早就听说有父子俩要从山里出来,但眼看着时间已经接近下午六点,还没见到人影。民警们很担心,决定步行进去接应。
记者:前面要走多远?
夏洪强:还远着呢,体力不行,走得慢。我们必须要往里走,必须要把他见(接)上。我们等到天黑以后确确实实没有人了再走。
沿着山路一个多小时后,我们的队伍终于迎上了赛达尔汗父子俩。
新疆喀什市中学初三学生 赛达尔汗:从小学就一直走,一直到初中了,现在初三,快要高中了。那时候路也没有,骑骆驼,就是那样过来。
眼看太阳开始西落,没有阳光的帕米尔高原,气温快速下降,可是我们离民警的停车地点还有很多距离。于是,大家商议后决定,冒险抄个近路,翻过前面的山头。
夏洪强:那才那里看一下,害怕了啊?没事,别害怕。爬过这个坡到山顶上一下去,比我们走这个路要近好多,下去以后就直直地可以到车跟前。大家现在有点冷,因为我们必须要走这条路,否则的话天黑之前下不了山,山里面很危险的,克服克服,坚持坚持。
记者:翻过那个山坡,下去我们就能坐上车是不是?
夏洪强:是,歇一会儿,我们赶紧走,坐时间长了也不行。我们起来走吧,爬山就这样,越坐越想坐。
四千八百多米的海拔,零下二十多度的低温,大家互相帮扶着,翻过面前的小山,在晚上九点多顺利坐上了车。
最难走的路,终于熬了过来。接下来,夏所长和同事,就会把父子俩送到九十多公里外的县城去住宿,第二天再赶去330公里外的深喀中学报到。
点评:艰难上学路 通向未来和希望
我们要谢谢红其拉甫派出所这些民警和交通局的工作人员,因为没有他们就没有人去开这条路。同时也要谢谢记者孙继文和摄像水政,如果不是她们跟着赛达尔汗父子走了这一趟,我想,这条路的艰难对于我们这些外人永远只能靠想象。
肺部紧缩到极限喘不过气来的感觉,只有真正在帕米尔高原上走一回的人才能体会。其实记者告诉我们,说他们采访时走过的路程只是塔吉克孩子们上学路的几十分之一,而这条路孩子们每年要走两次,雪山、严寒、行路难都挡不住孩子们对学习的渴望。
我们了解到,在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边远牧业村,像赛达尔汗一样的正值学龄的孩子大约有150多名。当地已经在3月1日将雪阻路段临时打通,在红其拉甫边境派出所的协助下,当天调用17辆车,护送54名学生、20个家长抵达各自的寄宿学校,其余的孩子们也于这几天陆续开学报到了。对他们来说,上学路途虽然艰难,但必须要走,这是一条通往未来和希望的道路。
我们还听说了一个好消息,近几年,当地政府盖了富民安居房,居住在帕米尔高原上较分散的、偏远的牧业点上的一些孩子和家人们开始陆续搬到县城里。富民安居房里通了水电和暖气,每家每户免费配备了宽阔的羊圈,预计将于明年完成搬迁。也就是说,搬迁完成之后,这些孩子们就不用再走这么艰辛的上学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