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拉萨3月22日电 (赵朗)“须弥芥的基因组高海拔生态适应性进化机制的研究为揭示青藏高原植物适应极端环境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西藏大学教授拉琼22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如是说,这也利于揭示青藏高原生命科学奥秘。');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473874', container: s, size: '300,250', display: 'inlay-fix' }); })();
须弥芥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四川西部、云南和青藏高原地区海拔约3000米至4600米范围内。
对于在青藏高原分布的须弥芥植物,其基因组高海拔生态适应性进化机制的研究,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西藏大学、云南大学、比利时的根特大学等中外多个机构共同合作。目前,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上。
拉琼说,须弥芥原本归为拟南芥属,1999年美国植物学家Ihsan Al-Shehbaz教授将其从这一植物属类中独立出来,中国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曾认为须弥芥应该是拟南芥属在青藏高原特殊环境下能够适应高海拔极端环境的特化种群。“因此作为拟南芥的近缘物种,它有望成为极端环境适应性进化的新模式植物。”
通过与近缘物种相比较,须弥芥的基因组中抗病相关的基因发生了缩减,拉琼推测可能与青藏高原病原菌较少有关。
另外,研究发现,须弥芥在高海拔环境的适应进化过程中,已经实现了自花授粉,拉琼说,这很可能是高原植物适应青藏高原传粉昆虫少的一种策略。
在对动植物适应青藏高原极端环境研究中,研究团队发现,两者适应机制有着DNA修复途径、抗病途径的相似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