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海葬首航活动4月2日启动。约百名家属来到船舷,带上白手套,双手将装有亲人骨灰的可降解环保袋轻轻送入海水,送亲人魂归大海。 杜燕 摄
中新网北京4月5日电 (记者 杜燕)清明时节,东风御柳,草场莺飞。还有二十几天,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即将在京郊西北部延庆开幕。连日来,园区都处在分阶段、分重点的半负荷、全负荷测试演练状态,以检验筹备工作的精细化程度、运营指挥体系和各服务体系的准备情况。
这场高规格的世界园艺盛会,既是促进绿色产业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舞合,也是中国弘扬绿色发展理念、推动民众转变生活方式的契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和居民生活方式转变,正是近年来中国大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之一。
以清明扫墓祭奠、丧葬仪礼为例,一方面,政府出面、动员各界,保障民众“逝有所安”;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民众乐于选择“回归自然”。
“2019年北京市生态葬清明公祭活动”日前在北京市长青生命纪念园生态葬纪念广场举行,旨在通过纪念骨灰海葬和骨灰自然葬逝者,推行节地生态安葬,树立绿色殡葬新风。 杜燕 摄
海葬、树葬、自然葬……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北京已开始推行节地生态安葬方式。推行之初,许多民众不能接受。
负责海葬业务的北京八宝山礼仪公司工作人员王洪亮表示,以前一个月最多办理十几份骨灰海葬业务。如今,一个月最多能办理400多份业务。
从2014年至2016年,北京市骨灰海葬量每年以20%左右的幅度增长。到2018年,骨灰海葬数量增至2957份,创历史纪录。北京市八宝山礼仪公司副总经理王德东预计,今年北京骨灰海葬量将达到3000份。
作为一种不占地、不保留骨灰的生态葬式,骨灰海葬逐渐被人们接受。自2017年起,北京推行另一种生态葬式——自然葬,即使用可降解容器或直接将骨灰安葬于景观生态葬区,不建墓基、墓碑和硬质墓穴,且不保留骨灰。
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委员、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表示,这种崇尚“回归自然”的新型葬式,推出至今,共办业务2735份,安葬逝者2048位。
“一年多的时间,社会的接受程度让我们感到惊喜。”他称,这说明民众愿意接受生态的、环保的、绿色的新型葬式。今年,北京还将新增5家公墓开展自然葬服务,全年预计有900至1000份骨灰自然葬。
在李红兵看来,“回归自然”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要让“墓园变公园”。
清明时节,在北京市长青生命纪念园的自然葬区,鸟语花香,小桥流水,桃红柳绿;在北京市八宝山革命公墓的生态墓园,灌草结合,绿意盎然,包括草坪葬、树葬、自然石葬等各种葬式错落有致,与周围的绿树青草融为一体。如果不是摆放着祭扫使用的鲜花,很难让人相信这里是一片墓地。
如果说,土葬到火葬是中国殡葬改革的一次飞跃,那么,从火葬到节地生态安葬或是再一次飞跃。
2018年初,民政部等16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0年,骨灰格位存放、树葬、海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比例达到50%以上。
目前,北京已有33家经营性公墓因地制宜推行海葬、树葬、花葬、草坪葬、立体葬、自然葬等节地生态葬式。2015年,北京市节地生态葬占比20%,如今占比超44%。(完)
');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473874', container: s, size: '300,250', display: 'inlay-fi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