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隆是一个“赌徒”,电影2个来小时,就是讲述斯隆作为美国民主政治系统中的一环,如何依靠自身说客的身份、集团利益、人心、政客诉求以及博弈手段来造一个局,用自己的职业生涯堵一个救赎内心的机会。
而希顿哈里斯控枪法案能否通过,重要吗?对于人物塑造与剧情推进而言重要,但对于主题表达并不明显,至少没重要到需要重点突出,只是结局点了一下,罪犯只能在黑市购买枪支、控枪法案通过了。
从讨厌到接纳斯隆的律师战友
事实上,律师战友对斯隆的认知,正是其形象塑造的过程:
其一是斯隆为了赢得胜利所作出的选择:不仅打破了美国所信奉的个人自由,自己出钱监控议员(这很美国)、乃至于自己的员工(背叛者就是这么被抓出来的),更是将曾遭受枪支暴力的同事埃斯梅暴露在媒体上、差点被持枪拥护派射击。
这些手段令背靠非盈利机构的公司老板鲁道夫质疑,由此与其前老板利益至上的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果然,背景本身天然影响立场、立场决定了行事的逻辑。
其二是从斯隆不惜入狱、用自己的职业生涯做赌注,也要指出美国民主系统自身的体系不完美、滋生腐败、难以推动公平正义,又能发现她是一个很有良知的人。
斯隆在听证会上的自述
这种行动与思想高度分离的状态,为斯隆需要药物保持16个小时清醒、找男公关来感受另一种不曾体验人生做了支撑,更给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感:到底是有能力的人才能践踏规则,还是只有践踏规则才能拥有话事权?
这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恰恰是这部影片的最大启发价值。当我们还在兢兢业业、听从个人奋斗成就一切,从教育投资的成本效益分析上给自己打鸡血时,这些掌握资源的利益集团,正在思考如何更合理、合规地收割剩余价值、实现利益抱团。
up主“赏味不足”《我们来聊聊要良心有啥用》视频下的网友留言
而电影《斯隆女士》所展现的美国虚假民主,只是美国现实的一部分,也就是美国青少年致死最大原因“枪支暴力”。而这只是美国民主政治下的一部分,如最近脸书等内容平台被质疑对儿童实施性剥削,其根植的在地文化是美国青少年吸毒是常态,他们的动力在于希望通过性资源更便捷获得毒品……与我国的哄骗等方式有较大差距。
再想想高考十五年的唐尚珺,我们只能徒然地面对世界真相,懂得利用规则也是一种能力。制度总是越来越完善的,而只顾着名校的虚假想象,毅力成了被现实无情抛弃的美德。
就如斯隆指出美国民主体制不健全一样,“凭良心投票,正直的政客不会受到赞扬,得到好处的都是卑鄙小人”。这是制度应该去完善的地方,因为人心难测、更在于规则本身便是为了善(正义与光明),而不能成为恶的温床(利益集团攫取利益的工具)。
听证会的主审便接受了贿赂
当然,这是电影给我触动最大的部分。而从2个小时里,我们还能看到:不探讨性别、却依旧有无意识的性别叙事;用政治包裹的正义之谈下的人性挖掘,与政策出台的角力妥协等等议题。
01 女性角色鲜明 不主动探讨性别
无论是主角斯隆,还是安装在对手阵营中的棋子、前助理珍,亦或者是曾遭受枪支暴力的同事埃斯梅,都是女性。
但她们言语之间的性别是模糊的,是作为一个人来看的,甚至在斯隆嘲讽男同事,用词都有明显的无意识表达,“你刚从女洗手间出来吗?”
从这个角度上看,你会发现剧作真的不关心性别议题。
一是,用女性刻板印象去描述男性(贬低嘲讽),这能说明是女性主体意识吗?
二是,斯隆去劝说女权团体给控枪法案捐款的对话,“因为我对性别议题没兴趣”的暗示,“你只缺一根老二”的回应。前者是影片的态度,后者完美验证了这一态度。
斯隆去找你女权团体获得控枪法案行动的捐款
为何这么说?一是女权的本质是“让弱者也能获得尊重”,所以性别议题只是女性主义关照的一部分、当然也是核心议题,但其成员不是用生理划分、而是自主意识。
这种主动意识,才是划分是否为女权主义者的根本。那么“你只缺一根老二”的表达,是否隐含着二元对立的语境,不关注女性权益、就是维护男权体系吗?有没有可能,对方也是受害者,只是她们没有我们幸运、拥有选择权呢?且这种二元对立的语境,也不是倡导多元化、个性发展的女性主义所导向的理念……
当然,或许美国女权团体实际操作中存在这种情况,毕竟女性主义实践与理论的差距之大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但换个角度,如此鲜明、有立场且果敢的个体,居然是女性,这又为何不能说是一种女性主体意识萌发的胜利之果呢?因为她们真正摆脱了依附关系,拥有了自我的独立性。
可进一步深入,她们有真正活出女性模版吗?并没有,她们只是跳出了性别叙事、抽离了女性处境的个体而已,甚至于从斯隆的行事逻辑上,都完全是父权制的思考方式。可见,女性主义从来不是一个生而为女必有的觉醒,厌女的不仅仅是男性、女性有时更甚。
斯隆为了效果,公开同事埃斯梅遭受枪支暴力的事实
性别在她们三个人身上并不显著,显著的是什么,是真正像人一样、而非第二性生活的一种平等可能。
斯隆为了职业牺牲了生活、需要药物来维持清醒,又为了心中的信念牺牲职业生涯;助理珍终于还清了大学贷款,认清了自己更适合学术;埃斯梅再一次直面枪击暴力,可她仍然愿意出席听证会,是因为她依旧愿意为这个世界变好做一点努力。
生活是两难选择,要想要“纯粹的白”、就要先能做到“纯粹的黑”,而大多数人都只是中间地带,非黑非白的中间色。
而不再成为“花木兰”、不只是成为男性才能拥有生活选择权,才是性别议题对世界实践的奖赏。显然,这部电影中并无这样的议题倾向,但奇妙的是斯隆依旧获得了女权群体的捐赠,为什么?因为共同利益,反枪。
从这个意义上,理论本身是没有号召力的,切身利益与追求才是,而这恰恰是我国女权议题谈论失焦的地方,女性困境难以被放大,独立女性倒是频繁讨论,似乎后者比前者更需要关注一样……
就是不知道,拎着抗风险有限的中产女性踢皮球,来弱化卫生巾都买不起的贫困妈妈现状,是不是更符合上网群体的自我诉求?毕竟,愿意发声、与能够传播声音是两回事。
其次是,经历与立场的强关联。这是性别议题中经常会被关照的点,而在这部剧中也反复出现,“你或者身边人有枪支暴力的受害者吗?”
第一次是其老板乔治,指责斯隆疯了,居然要拒绝军火商的单子;第二次是同事埃斯梅,她想要探究斯隆立场如此坚定的理由。
左:与前老板的对话;右:与现同事的对话
而后者,正是我在做女性议题中会被问及的,尤其是曾有新闻专业同学做采访实践,问我做女性主义科普,是因为曾经有过不平等对待吗?
那一刻,我是满满的问号。我只是坚定地认为,让每个人都能够发挥自身优势,不局限于性别等因素,能更有助于社会发展。
而我的经历,只是在细枝末节中进一步佐证了我的观点,比如奶奶常说的“这应该是男生应该做的事,你不应该这样”,比如老师说“你是女生,空间感是差了点”……
但这是不平等对待吗?其实没有,只是一种无意识的表达,而这种不被看见的无意识才可怕。
回归到影片,最初军火商要让专注税务的斯隆来代理的理由是,弱化持枪的政治色彩,用斯隆的女性身份来和平演变女性群体,让她们支持第二修正案“保障人民有备有及佩带武器之权利”。
军火商与斯隆的对话
尽管斯隆拒绝,觉得他们可笑。可我们现实生活中,又在无意识中接受了多少夹带私货的信息呢?细思极恐。
而这,正是我们呼吁质疑精神、独立思考的理由所在。利益扰人心,我们无法阻碍他人实现自己的目的,但可以增强自己的辨别能力、保有警惕心,不让自己的善意被利用。
02 政策是多方博弈的结果
电影《斯隆女士》虽是一部包裹政治故事的信念议题,但如果没有政治权衡,这种信念难以表现。
我们在讨论政策的时候,更多以被规划者的视角来看的。但若是从切身利益的博弈来看,或许能有不同的视角。
试想想,美国是从什么时候在民众中祛魅的呢?我自己是从特朗普上台之后,感觉美国政治的乐子比综艺还有意思。与此同时,在新冠肺炎大流行中,特朗普支持不戴口罩、让喝消毒水,还有民众去做的行为,更是进一步推动了我对文化差异的认识。
正如有人评价,很少有如我国这般意识、理念相对统一的国度,即使地域面积比我们小许多的越南、都难以形成我们这样如此庞大的知识付费群体……因为在他们那,精英与知识,并不崇高、也不是唯一的生活选择。
与此同时,同为东亚国家的日本、韩国少子化焦虑,在我国生育率下降的今天,也被当做了警示的样本。这是因为我们曾有过相似的儒家文化传统,但即使如此,因为国情差异,也难以简单类比。
然不可否认,政治是妥协的艺术,一项政策的出台,就是多方博弈的结果。而这在电影《斯隆女士》有所体现,一方要持枪,一方要控枪……尤其是最后斯隆因违背规则而关进联邦惩戒所,我满脑子都是美国监狱是盈利性质。
资本主义国家果然“先进”,富人与穷人在犯罪处罚上都体现了充分的阶级差异,恐怕真如豆瓣网友所言,宗教才是审判的唯一准绳,其他的都有操作空间。
而这种操作空间,也表现在五月天涉嫌假唱风波上,至今还没有明确的定性,不就是规则漏洞的存在吗?只要有规则,就有可操作空间的灰色地带,而这,恰恰是社会教育的重要主题。
豆瓣关于信仰的描述
道德约束的从来是自己,其他的都是利益博弈的结果,而师出有名的言之凿凿,就像是五月天粉丝举报鉴定视频一样,“我只相信我所相信的,其他的我可不管”。从这个意义上,“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可真应景。
03 值不值得 不需要交代
有人为利益前仆后继,就有人为信念摸黑前行。华农11名研究生实名举报导师造假如此,斯隆的选择也是如此。
有意义就可以,这种“反派”的形象一度在网文中更为流行,而在《斯隆夫人》中,你不会有明显的“好坏之别”。因为每个人都是按照自己的诉求与利益去推动事件,追求或许有高下之分,但需求没有。
斯隆与律师的对话
斯隆与助理珍的互动也很有意思,珍真切地感受到业界的残酷,她一定发现了斯隆用药物保持清醒的状态,所以提醒“你上洗手间从不洗手”,也对斯隆所言“人们读书,是为了进入现实”不置可否。
对现实世界的态度:斯隆与珍的差异
从这个意义上,斯隆与珍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但斯隆选择的是投身其中、去改变,珍选择的是发出声音、静等回响。不同路径虽能殊途同归,但或许都是一条注定漫长的道路。
因此,在听证会的结尾递交上的辞呈,呼应地真工整……“不会怀念凌晨三点接你电话”更像是个隐喻,感受过业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知道她回到学界又会何时幻灭?但人就是需要经历这样一个崩塌再重建的过程,才会适应现实的撕扯与荒诞。
斯隆与珍的对照
值不值得,从来是一个“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事情。你可以没有勇气做到、但请不要诋毁,你可以坚定反对对方观念、但请不要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批判……毕竟,每个人都需要对自己负责,而我们都承受不住他人生命的份量,“尊重他人命运,放下助人情结”本身也是一种温柔。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