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戏曲评书中,“女将风范”向来是一个不朽的亮点。北魏有花木兰从军,隋唐有利害夫人战尉迟,北宋有穆桂英挂帅,南宋有梁红玉破敌,诸多巾帛英豪的风范,波涛壮阔的人生,丝绝不逊于疆场须眉,更在代代读者观众中广为传播。
好汉配好汉,二十一岁那年,秦良玉与四川石柱宣抚使马千乘喜结连理,这位石宣抚使也大有来头,其祖上正是台甫鼎鼎的汉朝伏波将军马援。在明王朝的军事史上,马家石柱精兵,曾有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家属特有的“白杆步兵”,向来是明朝强军,早在明英宗时期的征麓川之战时,面临麓川叛军的大象阵,石家白杆兵就勇担前锋,以血肉之躯攻击叛军象兵,如林长矛,竟杀得仇人大象嗷嗷狂逃。白杆军之骁勇,以后全国有名。
到了马千乘这一代,马家勇士虎威不减,秦良玉带去马家的“陪嫁”,是秦家珍藏多年的十八卷历朝兵书。针对这时期沙场热武器职位日重的趋势,秦良玉辅佐丈夫更革战法,在保持白杆兵骁勇善战的同时,大量设备火枪兵器,形成了白杆长矛与优异火枪协同作战的战法,她更效仿秦家军阵,设立了以四川梆子宣布军令的要领,依照梆子声音黑白的差异,队伍演变差异的战法。秦良玉的到来,令马家白杆军为虎傅翼。伉俪俩恩恩爱爱,比翼双飞,数年苦心策划下,马家白杆军,渐成西南劲旅。
秦良玉的牛刀小试,是在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的播州杨应龙兵变。彼时杨应龙悍然起兵,攻下四川重庆,泸州等地,兵逼成都。万急排场下,秦良玉佳偶慨然从征,率三千五百劲旅出击。这支怪异的白杆兵,也第一次让来自华夏的明军大开眼界:他们手持四川特产白蜡树做成的长矛,枪头上配铁钩,抢尾配铁环,既可捅杀亦可砍杀,更可用铁环做锤重击,他们风餐露宿腿脚火速,如在平地上奔跑,战阵之上更凶悍无比,俨然大明朝第一山地战劲旅。秦良玉佳偶出征后连战连捷,将骄横的杨应龙打的稀里哗啦。
次年四月,明军转守为攻,进兵至杨应龙的咽喉地带—贵州桑木关。此地易守难攻的阵势,让方才从抗倭援朝沙场上凯旋的明军傻了眼,这次白杆兵又大显神威,他们以白杆抢攀挂城墙,像攀岩运带动一样平常快速翻墙,一举登上敌城。惊恐的城头叛军们还没缓过神来,接着就成了白杆军的抢下鬼。桑木关一破,杨应龙局面已去,不久之后明军杀入杨应龙老巢,绝望下的杨应龙吊颈自杀。
平乱之战,让秦良玉名满全国,明朝四川总督李化龙自掏腰包,打造了一面刻有“女中英雄”的金牌,赠送秦良玉表敬意。马千乘也获明朝彩缎嘉奖。这位沙场上的铮铮铁汉,着实是个敦朴寡言的人,多年交战明朝给以的犒赏信物,他皆封存入家中,从不等闲拿来示人。通常也绝口不谈昔日功勋。但云云人物,未死在疆场之上,却命丧于小人陷害。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石柱内地发明银矿,万历闻讯后,即派阉人邱乘云做税使,来石柱内地收税,没想到邱乘云眼红银矿,竟张口索贿一万两白银,不然就要石柱乡民整族迁居。朴直的马千乘愤然拒绝。功效邱乘云罗织罪名,诬陷马千乘谋反,竟将马千乘押解回京,三年后死于首都诏狱。
逮马千乘时,石柱军民群情激奋,持械与邱乘云的税棍们坚持,但马千乘身正不怕影子歪,呼吁手下禁绝胆大妄为,慨然上了囚车,要到首都与邱乘云评理,谁想一去竟然永别。马千乘被拘押的三年里,秦良玉上下奔走营救丈夫,但此时万历天子怠政,群臣忙着党争,无人干涉这位大明元勋的存亡。直到马千乘死讯传来,石柱内地上下悲愤难忍,一时刻造反报仇的呼声甚嚣尘上。身负家仇的秦良玉却分外沉着,她耐性疏导乡亲黎民,整顿内地军务,秉承了丈夫的土司一职,很快安宁了民气。从此谨小慎微管理处所,未生任何不满之言。
二:辽东浴血惊全国
马千乘抱屈而死八年后,秦良玉极其麾下白杆兵再赴国难,敌手,却酿成了号称十七世纪天下最强骑兵的劲旅---满洲八旗。
此时已是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努尔哈赤的女真骑兵早已肆虐辽东,明朝先遭萨尔浒之败,接着又因辽东经略袁应泰瞎搞,被努尔哈赤采纳反间计,里应外合夺占沈阳。腐败排场下,明王朝想起了恒久遭他们薄待的马家精锐。辽东开战后,秦良玉先命其兄长秦邦和善弟弟秦民屏,带领三千精兵先行赶赴辽东,队伍到辽东后还未苏息,就被心急火燎的袁应泰派上了沙场,他们与从浙江赶来的童仲揆部合兵,掉臂鞍马劳累,一齐驰援沈阳。但他们赶到浑河时,沈阳却已沦亡,这支总数仅有六千人的川浙步兵,一下子与努尔哈赤的六万主力骑兵遭遇。
劲敌压境下,川浙精兵在浑河北岸扎营列阵,向军力绝对上风的清军“亮剑”。大战打响后,努尔哈赤先派扈卫精骑冲阵,被白杆军击退,随后又往后军大功。白杆军结阵迎敌,火器齐发,战斗非常惨烈,上风军力的八旗军不单毫无盼望,反而一上午就丧失数千人。相持不下间,努尔哈赤紧张呼吁沈阳城方才降服信服的明朝炮手,以大炮向白杆兵猛轰,更齐集五倍于白杆兵的精骑猛冲。
敌众我寡下,白杆兵终于不支,防地被八旗军延续打破,但固执的川军们依然死战不退,直到日暮西沉时,除了秦民屏率少数队伍突围而出外,两千白杆精兵壮烈就义。与此同时,和白杆兵并肩战斗的童仲揆部浙军,也血战到最后一刻,三军在众寡不敌,阵线被打破的环境下,抱定必死之心,向八旗军动员了最后一次反冲锋,三军一百多名将领和数千精兵皆慷慨葬送,这支与白杆兵并肩作战的浙军,就是戚家军最后的骨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