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明星动态 • 正文

春晚为什么越来越不好看?作品质量和明星流量严重失衡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网络

2024年春晚从官宣筹备开始,网络上围绕着春晚主要就是两个字:调侃。

大家一起包饺砸,这句话几乎成了网络热梗,各路网红主播更是把春晚上那些套路化的剧情和套路化的主持人台词模仿到惟妙惟肖的程度,而且获得了很多网友的点赞。

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在调侃春晚?这背后反映的不是别的问题,就是网友们对春晚越来越不好看的集中吐槽。

一开始觉得春晚不好看,观众会抱怨然后带着一些理解。再后来觉得春晚不好看,观众会气愤然后还残存一些期待,再往后觉得春晚不好看,网友们反而没有了情绪,只剩下调侃,就像对待国足输球一样。

国足输了是常态,赢了是惊喜。春晚不好看是常态,万一有个节目很好看那就是惊喜。

问题来了,在全民娱乐时代,为什么春晚会从万众期待的神坛跌落,变成网络调侃对象了呢?

答案可以有很多,比如现代社会娱乐方式和娱乐渠道的增加,春晚对普通人来说早已经不是大年夜的必需品,除了手机短视频和网络爽文小说之外,春晚有时候甚至都要让位于扑克和麻将。

当然,也有人用更深层次的“圈子文化”来解释春晚为什么不好看,春晚已经形成一种娱乐圈的特殊生态链,从演员到节目都变成了一种僵硬、呆板、固步自封的状态,如果是圈子内的演员和节目,不行也要上,如果是圈子外的节目和演员,再好也上不了。

圈子文化虽然只停留在传说之中,但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又是谁都不能否认的存在,在很多人看来,春晚如果不打破封闭的圈子文化,节目质量和口碑就很难取得突破。

抛开以上各种因素,本文则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讨论一下“春晚为什么不好看了”, 这个角度就是明星流量和作品质量的严重失衡。

流量—从万众期待到审美疲劳

有网友吐槽现在的春晚太重视流量明星,实际上重视流量明星的现象从春晚诞生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而且这并不算问题的关键。

举个例子,从1983年第一届春晚开始,正当红的电影明星当主持人几乎成了那几届的惯例,刘晓庆、姜黎黎、张瑜等人都是当年最红的电影明星,春晚让她们当主持人和演节目本身也是重视她们身上自带的流量,只是当年不这么叫罢了。

除了电影明星之外,每到奥运年和大赛年,春晚几乎每次都会邀请获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和教练员参加晚会,八九十年代甚至还会专门让运动员或教练员上台表演一个节目。例如在1987年春晚上,许海峰、李宁、李玲蔚和五连冠女排都亮了相,李宁还带领体操队队友们现场表演了一个节目《鞍马》。

如果用现在的眼光看,你也可以说成是春晚在蹭世界冠军们的流量。

此外,如果当届春晚的前一年有特别火爆的电视剧上映,春晚偶尔也会邀请影视剧组到现场,有的剧组还会再来一个“续集”,这同样也是春晚在利用爆款剧的流量。

比如1991年春晚上就有爆款电视剧《渴望》剧组带来的小品“除夕之夜话《渴望》”,刘慧芳从轮椅上站起来成了观众们的惊喜,最搞笑的剧情则是童年刘燕和青年刘燕都上场了 。

也就是说,春晚对于流量明星的钟爱从春晚诞生起就存在,这也是人之常情,没有哪个春晚会专门邀请没有流量的演员,观众其实也非常喜欢看到各路大明星聚集,既然是你情我愿的事情,那为什么现在的春晚还被吐槽太流量化呢?

首先一个原因,此一时也彼一时也。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歌星、影星、笑星和体育明星们不仅有知名度,同时也具有相当好的美誉度,有的大明星还是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体育明星们则是广大观众敬仰的国家英雄。

现代的一些流量明星不能说口碑不好吧,但至少他们多数人只能算娱乐明星,基本上和德艺双馨不怎么沾边,在美誉度方面肯定没法和当年的明星相比。

还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文艺传播渠道有限,广大观众想看到明星的话并不是那么容易,买报纸买杂志买挂历看到的只是明星的平面静态,电视剧没法点播,电影还得去电影院或录像厅花钱看,就算是歌星和笑星也只能从广播电台和磁带里听声儿,因此明星们的曝光次数非常少。

春晚可以集合很多观众平常不太容易看到的各路大明星,自然对普通观众包括追星族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所以万众期待春晚也就可以理解了。

时代不同了,现在的流量明星曝光次数根本不是不够,而是太多了。对于一些顶流明星来说,电影里能看到他们,电视剧里能看到他们,综艺里还能看到他们,最要命的是,逛商场能看到,马路边广告牌还能看到,没事刷个手机更是泛滥成灾。

所以,现在很多流量明星曝光率明显太高,他们对观众根本没有任何新鲜感可言,观众对大多数流量明星甚至会产生审美疲劳之感。

好不容易一年一台春晚,结果台上唱歌跳舞甚至包括演小品的还是那帮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流量明星,观众能不烦吗,除了饭圈粉丝之外,估计多数观众都会吐槽,春晚就不能换一批人吗?

作品—从一鸣惊人到味同嚼蜡

春晚之所以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成为观众在大年夜必不可少的东西,甚至创下了收视率奇迹,当然不能只靠明星大腕集体亮相,真正的核心因素当然是春晚的作品质量。

早期的春晚对节目质量的重视程度丝毫不亚于对大明星的青睐,春晚剧组为了一个优秀节目可以启用名不见经传的小演员。

以语言节目为例,陈佩斯朱时茂上春晚演小品之前都是电影演员,朱时茂算是那时候的电影明星,陈佩斯还是一个配角演员,他们在八一厂的联欢会演了一个《拍电影》,由于喜剧效果不错就被负责春晚语言类节目策划的姜昆打听到了。

为了能把这个优秀的娱乐节目搬到春晚舞台,姜昆骑着自行车赶到八一厂劝说陈佩斯朱时茂参加春晚排练,首次审核没通过之后还把他们带到自己家里手把手帮忙修改剧本和排练,由于作品几次受到质疑,陈佩斯朱时茂打退堂鼓跑回厂好几次,姜昆又蹬自行车到八一厂把他们请回来。

姜昆、陈佩斯和朱时茂折腾了这么久,终于弄出了一个小品《吃面条》和下一年春晚的《拍电影》,陈佩斯朱时茂一炮走红之后也从此改变了我国喜剧行业的历史。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赵本山身上,在登上春晚之前赵本山已经是东北地区小有名气的笑星,但对于全国观众来说他依然只是一个陌生艺人。

姜昆在辽宁沈阳演出时听说了赵本山也在现场看了他的表演,然后将他推荐给了春晚剧组。但赵本山上春晚的过程也是一波三折,经历了多次反复,也经历了大量修改剧本和不断排练,在正式上台前导演黄一鹤还在叮嘱他一些注意事项。

虽然过程很曲折,但赵本山凭借小品《相亲》在春晚一鸣惊人,不仅改变了他的命运,也改变了很多人包括东北二人转演员们的命运。

从陈佩斯朱时茂《吃面条》到赵本山黄晓娟《相亲》,你会发现八九十年代的春晚那是相当重视节目质量。

为了一个优秀节目能够登上春晚,不论是姜昆这样的语言节目策划人还是春晚导演黄一鹤,不论是已经成名的朱时茂还是小有名气的陈佩斯和赵本山,他们都竭尽全力认认真真排练,争取拿出一段最好的表演献给全国观众。

当然,春晚也没有亏待陈佩斯和赵本山他们,在春晚上的一鸣惊人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

再看现在的春晚,还是以语言节目为例,比起节目质量来,春晚导演们似乎更注重演员们的粉丝数量,节目质量可以让位于明星流量,而不是从根本上挖掘最出色的节目送到春晚舞台,于是就有了流量明星和小鲜肉扎堆小品节目的怪现象,有些相声也成了粉丝狂欢观众吐槽的奇怪节目。

早年有些很出色但没有名气的演员可以通过优秀的节目在春晚上一鸣惊人成为明星,现在的春晚反其道而行之,已经是流量明星的大腕们扎堆一个凑数的节目,效果自然是味同嚼蜡,能好看就怪了。

综上所述,春晚当然需要流量明星,但同时也需要节目质量,如果能在节目质量和明星流量上达成平衡,那当然是最好的结果,就像当年那些经典的春晚一样。

一旦节目质量和明星流量严重失衡,节目的质量让位于明星的流量,自然就会出现春晚越来越不好看的结果,说到底就是一个字:度。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明星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