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社会头条 • 正文

大学生眼中的小微企业:不惧风吹雨打 努力追寻阳光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

  大学生眼中的小微企业:不惧风吹雨打 努力追寻阳光

  复旦、南大、人大三高校大学生春节返乡调研成果发布

  从内蒙古丰镇到福建云霄,从浙江余姚到西安城中村,从沙县小吃到钢铁制造……春节期间,30位大学生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开启了一场调研,用自己的脚感知中国的变化。

  这30位大学生来自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他们重操方言、走街串巷,甚至夜宿小吃店当“学徒”,这场南北大学生返乡对“小微企业”的调研——对三四五线城镇的百余位小微商家进行走访和问卷调查,勾勒出一张中国小生意的生存图谱。');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473874', container: s, size: '300,250', display: 'inlay-fix' }); })();

  他们发现,在中国,小微企业的生存有“压力”也有“动力”,它们如同一朵朵蔷薇花,生命力顽强,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也需要科技助力。

  “都说互联网公司是996,我们忙起来也是996”

  第一次近距离观察这些中国经济最末梢的“细胞”时,这些00后大学生有了不一样的发现。

  复旦大学大二学生朱丛林发现“996”式的加班节奏不是大城市的专利。他来到家乡山东莱芜一家生产新型建筑材料的小工厂探访,看到工厂里机器转个不停。老板说,旺季的时候订单更多,早上7时、8时就要开门,能忙到晚上10时、12时,“都说互联网公司是996(早上9点工作到晚上9点,一周工作6天),我们忙起来才是996。”

  朱丛林的校友李东庄家乡在湖南永州,那里开了一家女仆咖啡馆,店主是光学工程专业出身,是个资深动漫迷。起初这个咖啡馆不被街坊邻居看好,觉得这生意挺荒唐。如今,这个咖啡馆经营了大半年,仍然活着。

  看似新奇的“物种”在很多小城市里冒出头来。这次回乡,中国人民大学学生韩亚军发现共享经济的风口刮到了家门口,在武汉宜昌的汉正街上出现了“共享麻将机”。

  在调研的这段时间,大学生们接触到了各种类型的小微企业。钢铁行业里的小企业,身边随处可见的小吃店、服装店、超市,近半数小微企业的月营业额在5万元以下。

  当大学生们问起过去一年来的生意情况时,47%的小微企业主表示2018年比2017年赚得更多。他们发现,小微企业也有自己的“烦恼”。一些小微企业主常把“凑合”挂嘴边,因为46%的人感觉生意更难做了。

  “难做”难在房租涨、人工贵、进货成本也在涨。调研结果显示,小微商家们开销最大的三项依次是:进货垫付、房租成本、人力成本。在甘肃天水,复旦大学经济学专业大一学生杨楠发现,一些区域的房价两年内涨了30%多,在当地秦州区商业活动最密集的几个路段,房价几乎都达到每平方米一万多元,堪比上海远郊。

  客流量下滑,是诸多沙县小吃店主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黄秀莲是当地第一批小吃制作工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开的小吃店处于4A级景区的黄金地段,但从去年国庆节过后,店内日营业额平均1500元,同比下降了30%。

  在山东莱芜,一位从事机械加工20多年的老板期盼政府能帮忙对接科研院所,招才引智,帮助企业发展,“政府给的各种政策、补贴不少,就是招不到人。”而他自己也陷入“悖论”:“一方面希望自己读大学的儿子能去北上广找工作,另一方面也在焦虑着小厂里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占比正在连年下滑。”

  从企业规模看,这次调研结果显示,64%的小微企业员工不到5人,12%的有5~10人。人手不够或者无力雇佣外人,是小城小店小厂里的普遍情况,41%的小微企业雇佣的是家人,32%的雇佣好友,只有26%的才有实力雇佣外来务工者。

  一张码撑起指尖上的小生意

  当大学生们走进一家家小微企业时,一张张二维码已经成为大部分小城小店的“标配”。

  “支付宝到账×××元”, 宜昌街头的王老板每天听到这句到账提醒就很开心,他期待有一天能听到定制的马云的声音或者自己的声音。

  复旦大学“观察中国”小微企业调研组发现,超过六成小微商家的日常交易主要依靠移动支付。南京大学调研组发现,像在北上广一样,在这些三四五线小城市的小店铺里,现金付款的比例一成都不到。

  事实上码商(指用二维码收钱的线下商家,是小微商户中的砥柱力量)已经成为推动移动支付技术下沉的重要力量。第三方研究机构QuestMobile新近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2018年度大报告》显示,支付宝的10亿全球用户里,超过55.4%的新增月活用户,来自三四线及以下城市,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下沉市场”。

  说起移动支付带来的好处,一些小微商家如数家珍,“省去找零和减少排队”“防假钞”“提升做生意的效率”“都是扫一扫,我们现在和北上广深的生意人没得差”“客人不用担心现金不够,我也不担心假钞虚付了”。

  也有小微企业主反映,数字技术对于年岁大的商家会有一定门槛。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学生徐辰烨调研了包头市的城中村,当地年近60岁的刘大爷听说过移动支付,知道支付宝收款,也承认“一个手机解决收钱的问题挺方便”,但他始终觉得这种方式不安全、不保险。“钱进了手机里,看不见,摸不着”,让他心里没底。

  徐辰烨觉得,许多店主开始使用移动支付,某种程度上迈出了数字化的第一步。但小微商家对技术的接受程度和文化水平有一定关系,“有的老板文化水平较低,思想观念较为保守,没有更好地利用数字化手段。”

  在移动支付逐渐下沉到三四五线城市的时候,一些小微企业主不甘落后,想要搭上科技快车。甘肃天水三年前开始整治流动水果摊,做鲜果小店的杜先生靠这个政策机会抓住了片区里的市场空白,成为最早一批在团购网站上卖水果的人,还赶时髦陆续创建了生活号、公众号和小程序。脑子活络的杜先生更是尝试了网商贷,在他看来,实体店只要把握住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潮流,就可以站好“最后一公里”的岗。

  河北邢各庄村的一家超市里,张艳花和丈夫不仅贴上了当地店里头一份二维码更是用上了支付宝的“借呗”,拿更多的钱进货。张艳花觉得这既能周转开资金又方便。现在,超市一年的营业额能达到二十万元,刨去成本能挣七八万元,比外出打工时宽裕得多。

  通过这次调研,学生们发现,因为贷款难,不少小微企业主仍旧通过亲朋好友熟人借、去银行申请贷款,甚至有的不得不借高利贷。只有10%的小企业主用过网商银行贷款,感受到靠信用通过网络贷款的便利。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社会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