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毛大庆看来,与“二房东”模式最重要区别是增值服务,以桌子为入口的会员收入目前依然是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行业整体已经开始探索多元化的营收渠道。“以优客工场为例,拥有较大的客户基础和覆盖全国主流城市的空间之后,开始进行包括线上会员收入,广告收入,管理输出,定制化服务,知识教育类业务等探索。”
然而,方糖小镇创始人万里江表示,这些增值服务目前处于“放水养鱼”的阶段,收益并不高。在偏企业化的方糖小镇App中可以观察到,界面二级菜单中接入了第三方服务公司,为会员企业提供公司运维、市场营销、人力管理等服务。
毛大庆规划的生意闭环是,以桌子为入口,更多利用线下场景及线上智慧服务形成线下体验式+线上社交的商业逻辑。这个逻辑是否能够行得通?
从线上入口来看,联合办公品牌自行开发App是实现会员线上服务、打造闭环生态中的重要一环,在获取会员大数据后,用户画像、数据变现为实现盈利提供可能。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联合办公活力指数报告》的调查样本中,目前有App的运营商不足60家,其中下载量过万的仅16家。以行业下载量居首位的优客工场App优鲜集为例,每一条社群动态的的互动量不超个位数,用户活跃度不高。
社交互动、社群生态的塑造是否结合线下场景实现?一位联合办公企业的合伙人向《中国新闻周刊》描述组织线下活动的场景,“公司在空间内组织线下交流会,类似于美国的‘Beer Day’这样的活动,有免费的啤酒、小吃,第一天来的人比较多很热闹,第二次人就大幅度减少,到第三次基本就没人了”。
现阶段,联合办公线上线下社交、投资孵化、撮合成交等非租金收入模式,仍处于探索期。换句话说,联合办公在讲一个“关于未来的故事”。故事显然没有给予资本太多信心,2019年1月,Wework融资遭“膝斩”,软银资本原本计划投资的160亿美元下调至20亿美元。
力求以规模效应变现的联合办公,更可能向资本市场寻求支持。SOHO董事长潘石屹于2018年3月释放上市宣言,未来不排除拆分联合办公业务独立上市的可能;梦想加创始人李文磊也在2018年8月一次访谈中表示,梦想加正在加速扩张,三到五年内有上市的计划。纳什空间创始人张剑也曾表示,不排斥上市可能性。
然而,在2018年下半年行业内掀起的价格战,无疑让经受资本寒冬的联合办公雪上加霜。据媒体报道,2018年9月,Wework在国际范围内打出“高佣金+租金折扣”组合拳,推出100%返佣的高佣金政策,对从竞争对手处转租到Wework、且签约超过一年的租户,提供“第一年租金五折”的优惠。一些企业以加大促销力度迎战,例如氪空间提出五折优惠活动,方糖小镇近2000个工作折扣降至6.5折,SOHO3Q的租金也降至560元/周。
激烈比拼下,国内联合办公工位单价直接被拖入低价区间竞争。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下半年,联合办公的单个工位价格近乎腰斩。一线城市定价普遍在2000~3500元/工位/月的产品,集体下调价格至1000~2000元/工位/月。
对此,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联合办公处于高速发展的节点,是共同做大蛋糕的阶段,远未到打价格战的时候。
洗牌在即
联合办公诞生于金融危机时,迎合创业企业缩减开支、节约成本甚至是租不起工位的境况而生,“经济下行时可能有更多企业选择联合办公这种灵活、多元化的办公业态。”毛大庆说。
毛大庆提到发生于去年年底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一边是年终企业裁员潮,一边是注册企业数量剧增,是创业黄金十年的结束还是新的大潮将至?
毛大庆认为,“经济形势复杂、国际局势跌宕起伏的大背景下,企业更加重视现金流管理,对成本节约、效率提升的需求也在提升,针对小微企业、新型民营企业的需求定制化服务,帮助企业熬过资本寒冬尤为重要”。
一些持谨慎态度观望的地产商,陆续推出旗下联合办公品牌,如早入局的SOHO 3Q,中海的Officezip 、龙湖的EASYWORK、禹洲厦门的“禹+空间”以及太古地产的Blueprint等。
尽管联合办公的定位尚不清晰,洗牌在即,但是仍有入局者。
《中国新闻周刊》2019年第7期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