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不仅如此,内省,还能帮助你的内心变得更强大。举个例子:拖延症。我们为什么会拖延?这是一个已经烂大街的话题。但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看,其实是因为:我们的大脑中,对于情绪反应的部分过于敏感,而对于执行控制、情绪调控的部分,功能又太弱。因此,对于那些困难的、烦琐的、令人不快的任务,我们会下意识产生厌烦情绪。由于前者过于敏感,它会被放大。与此同时,由于后者过弱,这就导致我们缺乏足够的能力,去调控和抑制这种情绪。于是,它会持续不断地影响、干扰着我们。在这种情况下,大脑会有一个下意识的反应:要求我们「避开」这些令人不快的任务,转而去完成一些简单的、可获得反馈的任务,从而消解和冲淡这些负面情绪。这一整个过程表现在外,就是拖延。明白了原理,你就会知道:如何克服拖延症?其实最本质的做法,还是要从情绪入手。设置 Deadline、作出承诺、目标分解…… 这些方法固然有用,但却治标不治本。它们只能逼迫你去完成眼前的任务,但却未必有助于根治拖延。更有效的做法,是审视自己的内心,直面自己的情绪,跟自己对话:我产生了什么样的情绪?我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情绪?这些情绪是合理的吗?我可以做些什么,来消解它们存在的理由?不仅仅是拖延,其实,大多数的困扰、焦虑和压力,根源都不在外界,而在于自己的内心。它们的答案也不在外界,而在内心。但许多时候,我们疲于奔命,忙于跟进外界的变化、趋势、刺激,往往会忽视这一点。实际上,外界的事物是什么样的,很多时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对它的认知,以及由此所唤起的情绪反应。阻碍我们去行动的,使我们一直彷徨不前、手足无措的,往往都是后者。如何克服它们?唯有从内在入手,去审视自己的认知和情绪架构,找到每一环的薄弱点,去进行审问、修补和替换。而不是被外界牵着走,任由我们的内在世界主宰我们。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也是我们真正与自我对话、摆脱迷茫的唯一方式。
06最后,有哪些做法,可以帮助我们「关闭感知」,做到内省呢?1. 冥想这里简单讲一下,如果你想入门冥想,可以怎么做:1)设一个 15 分钟的闹钟;2)拉下窗帘,关掉灯,找一个舒服的地方坐着或躺着;3)缓慢进行腹式呼吸,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4)如果有任何念头闯入你的脑海,不要去驱赶它,也不要去思考它,保持对它的观察,静静地「审视」着纷繁的念头,任由它们来来去去。5)闹钟响起,恢复生活和工作。这其中,第四步是最难的,需要不断去练习。不要沮丧,也不要求快,一开始可以先从 3 分钟、5 分钟开始,慢慢让自己适应这种状态。慢慢地,你会体验到「内省」的愉悦感。2. EBT(情绪训练法)对于负面情绪,我们往往如临大敌 —— 我们恐惧它,逃避它,不敢谈论和思考它,但却一直无法真正摆脱它的干扰。EBT 的思想,就是鼓励我们,从觉察情绪开始,慢慢去面对它,理解它,接纳它,乃至改变它。具体而言,可以这样做:1)当你经历负面情绪时(比如焦虑、压力、拖延),写出负面情绪的来源,并从 1-10 给它标注一个强度。2)审问自己:是什么认知导致这种情绪出现?我的认知是合理的吗?如果不合理,还有什么别的可能性?3)延伸思考:如果它成真,会带来什么结果?出现这种结果的可能性有多大?还可能出现什么其他结果?4)我可以做些什么,来冲淡它的负面程度,或者忍受这种情绪?5)经过以上流程后,重新给它的强度从 1-10 打分。坚持做这个练习,慢慢的,你会更容易「接纳」情绪,不再受到它们的摆布。3. 放空我有几个雷打不动的习惯。其中之一,就是散步。哪怕已经很久没上班了,我也总会在每天午饭后,或者下午四点多时,出门走一走。一边在阳光下漫无目的地闲逛,一边在脑子里任思绪流转、神游,不去束缚和限制它们。一方面,这可以促进 5-羟色胺的合成;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对一天工作的消化和反刍,清除大脑中的隐性认知,给思绪来一次重启。小憩,淋浴,发呆,放空,其实都是一样的。关键在于,把思维从对外转为对内,让各种念头在思维中静静蔓延、连接,不去打扰和破坏它们。如果可以,试着每天给自己定几个时间段,让自己完全放空。不看通讯软件,不刷手机,离开电脑,做什么都行,什么都不做也行,屏蔽外界信息的打扰。一开始,可能会非常难受 —— 你不得不忍受这种「安静」,这种没有新信息的孤独,甚至,可能要稍稍跟客户、同事、工作做一个隔离,摆脱内心的牵挂和不安。但慢慢的,你会发现:其实没有多少事情,是你必须立刻去处理的;也没有多少资讯,是你必须马上去接收的。你的生活并没有变得更糟,也没有错过什么,反而,你的思维会变得更清晰,许多问题都能看得更透彻了。(当然,也要因时而异,不要在重要项目节点的前夕失踪)慢慢把步调放慢,习惯这种偶尔「关闭感知」的生活,你会发现,生活似乎没那么「疲于奔命」了。4. 目标跟踪最后,还是回到最根本的问题:「关闭感知」的目的是什么?不仅仅是帮助我们节省时间、缓解压力,而是,你可以有精力去思考: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这才是这一切的出发点,也是一切的目标指向。你在生活中,会经受到形形色色的期望、要求、压力,可能来自工作,来自伴侣,来自家人,来自圈子,来自自己的存在感、优越感和自尊 —— 它们加诸于你身上,操纵着你去工作、奋斗,努力上进。但在这一切背后,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在我的笔记本里,永远会有一页笔记(我将其称为「核心目标」),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上面记录的,是不考虑生存、欲望等情况下,我想做的事业,以及围绕着它的反问、思考和梳理。你的核心目标是什么?不妨,关闭感知,关闭来自外界的一切纷扰和期望,直面自己的内心,把它写下来,时时刻刻警醒自己。每一天,花上 10 分钟到半小时,去思索它,完善它,描绘它。这才是我们在这个纷乱复杂的世界中,唯一能够把握的内核。也是我们之所以存在的理由。
最 后还要提一句:内省时,注意不要过多地沉浸在反思和自责中,这对于情绪调控和认知是不利的。简而言之,保持审视、鸟瞰、脱离的角度,不要让自己沉浸进某个思维中太久。一开始可能很难,慢慢来。相信自己的「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