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历史文化 • 正文

隶书100个基本知识(隶书学习指南连载七)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娱乐最前沿

三国、西晋时期的隶书

隶书颠末东汉时期成长到岑岭后,到三国魏晋往后就慢慢起变革。这时期的楷、行、草书已日渐成熟,出格是行、草书,在适用中已慢慢取代隶书。如草书,东汉光和(公元178-184)时人赵壹在《非草书》中说草书“鄉邑不以此较能,朝廷不以此科吏,博士不以此讲试,四科不以此求备,征聘不问此意,考绩不课此字,善既不达于政,而拙无损于治。”声名社会对草书立场以为毫无社会代价。然则到了西晋,卫恒在他的《四体书势》一文中已完全纷歧样了,他说:“草书之法,盖又大略,应时谕指,用于卒迫,兼功并用,爱日省力,纯俭之变,岂必古式。”只颠末百余年,社会对草书的立场和草书的代价已大变,草书已成“应时谕指”、“兼功并用”的书体了。又如楷书,到三国曹魏时的钟繇已写出《宣示表》那样的楷书了。以是隶体的日渐衰落就是天然的了,是字体跟着社会成长的肯定趋势。从书体自己成长看,东汉时已达“每碑各出一奇”的高度,不行能持久地保持这种盛况,老是要转化成长。隶字作为笔墨的社会成果方面,东汉往后已根基可能说已逐渐完成它的汗青浸染,已被楷、行、草体所取代,固然它是逐渐的进程。可是隶书作为一种字体还存在,作为书法艺术的一种书体尚有它的魅力,还要恒久继承下去。

隶书100个根基常识(隶书进修指南连载七)(1)

隶书100个根基常识(隶书进修指南连载七)(2)

隶书100个根基常识(隶书进修指南连载七)(3)

隶书100个根基常识(隶书进修指南连载七)(4)

在进修隶书中常常会碰着“八分书”的说法,毕竟什么是八分书,汗青上有多种说法。卫恒在《四体书势》说:“隶书者,篆之捷。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至灵帝好书,时多能者,而师宜官为最。”又说: “鹄学生毛弘教于秘书,今八分皆弘之法。”又唐代张怀《书断》引王愔的话说:“次仲以古书方广,少波势。建初中,以隶草作楷法,字方八分,言有表率。”这两段话的意思是,隶书是篆书之简便写法,王次仲把隶誊写陈类型化,在灵帝时多能书者,写的最好是师宜官,他的学生梁鹄和梁的学生毛弘写八分书。所谓八分书是隶书的一种写法,少波势。在篆书隶化的进程中,如秦时始皇陵刑徒砖中的“里”字等,因为刻砖难刻波势,只能刻出无波势的直画,极像其后的楷书,王次仲等就回收民间这类新俗体加以清算,“字方八分,言有楷法。”启功老师在《古字体论稿》中论及八分书时说:“其笔画更精练,譬喻汉碑中字横画下笔处下垂的顿势,所谓‘蚕头’,收笔处上仰的捺脚样子,所谓‘燕尾’都没有了。这种新俗体流行往后,为了区别‘蚕头燕尾’的原隶体,故取名八分书,即八成古体或雅体的意思。”这种没有波磔的隶书的成长,就慢慢酿成如钟繇《宣示表》那样的新俗体楷书了。

隶书100个根基常识(隶书进修指南连载七)(5)

隶书100个根基常识(隶书进修指南连载七)(6)

隶书100个根基常识(隶书进修指南连载七)(7)

隶书100个根基常识(隶书进修指南连载七)(8)

隶书100个根基常识(隶书进修指南连载七)(9)

隶书100个根基常识(隶书进修指南连载七)(10)

明拓三国《谷朗碑》

这时期的隶书,初期沿习汉隶,有很明明的波磔笔的隶书,其后酿成如杨守敬所说的折刀头的写法,以至呈现其后如《谷朗碑》那样近似楷书的隶书。如《受禅碑》、《公卿上尊号奏》,两碑立于三国魏黄初元年(公元220)。传为钟繇和梁鹄书,但无确据。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说:“《尊号》、《受禅》分属钟(繇)、卫(觊)。”此两刻书风临近,结体方正,笔画劲利。杨守敬在《书学迩言》中说:“《上尊号》、《受禅表》下笔如折刀头,风骨凌厉,遂为六朝真书之祖,学八分书者,从之入手,绝少流弊。”胡小石也在《书艺略论》中说:“二刻书体,皆肃括方严,节气洞达,波挑俯彻,如翚斯飞,进出理解,有 ‘八角垂芒’之妙”。学此两刻无软骨之弊(见图174、175)。

隶书100个根基常识(隶书进修指南连载七)(11)

《受禅碑》

隶书100个根基常识(隶书进修指南连载七)(12)

上尊号碑

《孔羡碑》,黄初元年(公元200)立,在山东曲阜碑林。康有为说:“古人评其书有‘龙震虎威,气雄力厚,魏刻之冠。’”其书与《上尊号》同等,古质遒劲,气魄雄强,笔画呈折刀头,朴素厚重(见图176)。《黄初残石》,黄初五年(公元224)立。在陕西郃阳县。与《上尊号》等书风属另一种,纯美奇丽,《金石补录》评述说:其书“高明醇朴,书体酷似《酸枣令》,他碑未及也。”书风娟美纯朴(见图177)。《曹真残碑》,立碑年代已泐。曹真死于太和五年(公元231)三月,立碑当离此不久。现藏故官博物院。杨守敬评其书说:“分法与《王基碑》同”结体宽博,笔法强劲中超逸,有较强装饰味(见图178)。

隶书100个根基常识(隶书进修指南连载七)(13)

曹真残碑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历史文化